要闻 人事 政情 本网 旅游 图片
新华网 > > 安徽频道 > > 正文

安徽: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2022年05月06日 18:05:2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5月6日电(吴万蓉)“到2025年,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的分级分类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到2035年,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建成。”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5月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省建设稽查局长高冰松对日前安徽省出台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保护、利用、传承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保障。” 高冰松介绍,《实施方案》从完善省级保护传承机制、明确市县属地责任等不同层面推进保护传承管理体制建设。

    《实施方案》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分级完善法规政策。省级制定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所在设区市制定名城保护条例或办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制定保护措施、村规民约等。二是加强技术支撑。要求围绕保护对象普查认定、修缮保护、活化传承、管理监督、安全防灾等方面,探索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健全管理队伍、提升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四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动态监管机制以及执法检查、巡查等机制。

    据介绍,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城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珍稀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如何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利用价值,也是《实施方案》考虑的重要方面。

    《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发展阶段如何保护的问题。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按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要求,建立全域普查、认定公布机制,把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纳入保护清单。同时,通过新理念指导,使历史文化资源所在的特定功能区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进而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和特色。

    此外,《实施方案》还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更贴近群众生活的政策措施,如对于历史城区,要求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基本生活功能,形成宜居、宜业、有活力的特色城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历史地段等区域,要求增设“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探索“微管沟”等适合狭窄街巷的市政管线建设方式。

[责任编辑: 刘晓君 ]
敬请关注“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集成阅读

  • 安徽黄山:玫瑰飘香花农忙

    安徽黄山:玫瑰飘香花农忙

  • 我们正青春丨这,就是中国青年

    我们正青春丨这,就是中国青年

  • 最美职工|初心写在田野的80后农艺师

    最美职工|初心写在田野的80后农艺师

  • 最美职工|“焊”卫匠心 点亮平凡

    最美职工|“焊”卫匠心 点亮平凡

  • 最美职工|心中有爱 世上无“艾”

    最美职工|心中有爱 世上无“艾”

  • 皖南焦村:平流云美景雨后初现

    皖南焦村:平流云美景雨后初现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5112862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