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人事 政情 本网 旅游 图片
新华网 > > 安徽频道 > > 正文

马鞍山:加快制造业提“质”引“智”

2023年02月28日 08:26:31 来源: 安徽日报

    马鞍山市强化项目建设“主抓手”、培育优质企业“主力军”、打造产业升级“主引擎”——

    一“马”当先,加快制造业提“质”引“智”

    2月16日,马钢特钢智控中心员工正在对优棒产线生产进行远程控制。 本报记者 李 季 摄

    2022年,马鞍山市提出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把发展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并将首年定为“突破年”。去年以来,该市强化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强基增量行动,培育优质企业、开展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快产业升级、实施产业赋能提升行动,提速“一体化”进程、与沪苏浙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技术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2月16日,记者来到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新特钢项目建设现场,设备调试等工作正稳步展开,150吨转炉缓慢转动,近3000名工人奋战在一线。

    成为全球钢铁业优特长材引领者,是中国宝武马钢集团的愿景。

    据介绍,新特钢工程项目一期工程预计今年6月底前投产,重点瞄准轴承钢、齿轮钢等中高端产品市场。该项目共分为两期,总用地面积约为68.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2.69亿元,二期工程计划于明年12月前投产。

    “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钢320万吨、钢坯315万吨,其中中棒100万吨,线材及大盘卷115万吨。”中国宝武马钢股份特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龚志翔告诉记者,此举将大大提升马钢在特钢市场的竞争力,马钢特钢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将从项目建设前的3%提升至12%。

    打造高效益、高效率、高科技的高质量工厂,绕不开数智化路线。在马钢特钢智控中心,巨型数字大屏比比皆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生产线和生产工序。该智控中心集全产线远程操控、集中管控、智慧应用于一体,是优特钢行业首个集钢轧一体、进驻产线最多、规模最大的智控中心。

    据悉,特钢智控中心已建立了统一的数字化工厂平台,实现工序互联互通,数据融合共享。生产过程不仅实现可视化,工作人员还可以远程判定电炉炉膛温度、远程看渣,让转炉一键炼钢、一键加料等。此外,优棒示范产线能够自动进钢、自动烧钢、自动轧钢等。“聪明”的特钢智控中心,同时拥有50多项先进应用技术。

    以马钢新特钢项目为代表,近年来,马鞍山市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支持“机器换人”,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00台(套)。建成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54个,马钢交材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打造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工厂、车间、生产线3个层级为全市450家规上工业企业免费提供智能制造线下诊断服务。新增奥克斯、圣戈班2家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入选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培育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4个,新建5G基站1107个,组织745家企业在羚羊平台完成注册认证。

    优化服务为企排忧解难

    在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工作的夏玉华,已从车间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手握证书的高级技工。

    “我只有初中学历,原本满足不了高级技工的申报条件。马鞍山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政策出台后,我看到了希望。”夏玉华说。

    去年4月,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制定出台《马鞍山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具有技能等级认定资质的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评价条件进行补充完善,自主确定技师、高级技师的评价条件。

    “《办法》颁布之前,由人社部门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颁发证书。现在,资格认定的权限下放到了企业手中,企业可以自主组织认定、培养技术人才。”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营运支援中心副总经理丁有安告诉记者,这对于提高员工待遇、解决技术型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丁有安介绍,去年5月,公司建立了技能认定中心,10月份便开展了首批高级技工的认定工作。

    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共有30多家企业申请了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有31家企业的特殊技能人才得到破格认定,1431人通过破格认定取得了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工1366人,技师43人,高级技师22人。据介绍,该市将进一步优化特殊技能人员评价工作方法,并向全市各行各业的骨干企业推广,为建设技工强市,服务马鞍山市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提供人才支撑。

    这只是马鞍山解决企业难题、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便捷企业和群众事项办理,精简政务服务环节,优化服务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已建成市县两级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10个;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平均申请材料由2.14件压缩至1.89件,跑动次数由0.02次压缩至0.003次。

    一体化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

    走进马鞍山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在建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加快推进;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宁马新型功能区建设的“规划图”正在变成“施工图”和“实景图”。

    “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70亿元,计划用地约1400亩,主要生产绿色循环铝基新材料。”顺博合金安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冬贞告诉记者,得益于政府帮助,项目正在迅速建设中,预计今年8月份全面投产。

    近年来,马鞍山市加快与沪苏浙同频共振,推动一大批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引进一大批沪苏浙产业项目落地,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与沪苏浙结合、嵌入、衔接更加紧密。以毗邻地区率先突破带动全域一体化发展,实现宁马所有毗邻片区跨界一体化发展全覆盖。

    “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是加强省际毗邻地区深度合作、建设跨行政区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功能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项目。”安徽博望中安振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理丁灿灿告诉记者,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43.5亿元,其中一区用地规划面积10.8平方千米,估算总投资约150亿元。

    据悉,示范区将着力打造“一高三新”产业,即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以及新兴医药产业。

    “‘十四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400亿元以上的投资,最后形成600亿元以上的产值,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合作进程,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严军说。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22年全年,马鞍山市新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制造业投资增长22%,对全部投资贡献率达70%。

    千帆竞发势如虹,百舸争流正当时。今年是马鞍山市推动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的“攻坚年”,新征程上,该市将持续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争做“三高地、两先锋”,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记者 朱卓)

    

[责任编辑: 周雨濛 ]
敬请关注“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0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