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国仪量子首次发布了国内领先的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5000,是一款高分辨的多功能扫描电镜,分辨率优于1nm,放大倍数超过100万倍,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材料、新型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矿物冶金、地质勘探、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介绍,成立伊始,国仪量子即承接中国科大原始创新成果并推动产业化发展,已推出“人无我有”的量子钻石单自旋谱仪、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等20多款产品,均在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实现交付。
近年来,安徽省政府相继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相关政策,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将科研人员享受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提高为不低于70%,允许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依法享有成果转化收益。2019年,省政府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不断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和引进,深入推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重点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励了科研院所就地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为例,近年来,该院与安徽省各级政府共建了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等各类产业创新平台,为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中科院与安徽省企业科技合作项目达1098项,一批高端成果就地转化,助推地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累计1244.78亿元,新增利税累计152.94亿元,皖仪科技、蓝盾光电、国盾量子等多家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上市,涌现出“中国环境谷”“科创走廊”等一批产业化品牌,有力带动高端产业发展,院省合作的“乘数效应”持续放大。
实施财政奖补激励政策,对在皖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的省内高校院所,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到账额,给予10%的补助。据统计,2014年至2020年,累计支持成果转化项目7000多个,奖补资金超过1.5亿元。激发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2017年以来,我省又对省内企业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实施转化、产业化的,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到账额,给予10%的补助。截至2020年,累计支持成果转化项目近千项,补助金额超过1.15亿元。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积极构建成果转移转化应用体系。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功获批,线上线下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不断完善,科技经理人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技术合同交易日益活跃。2021年1月至11月,全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1041.03亿元、850.26亿元,同比增长65.5%、115.4%,持续呈现科技成果“进大于出”态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较2020年增长28.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6件,较上年底净增4.2件。2021年前11个月,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13758项,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实现产业化应用的有5361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近40%。2017年以来,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已连续4年实现“进大于出”,总体上扭转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记者 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