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人事 政情 本网 旅游 图片
新华网 > > 安徽频道 > > 正文

采煤沉陷区群众搬迁安置的“淮北实践”

2022年11月15日 15:59:45 来源: 淮北市委宣传部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淮北建市6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1多亿吨,在贡献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沉陷之痛”。全市因采煤沉陷土地41.6万亩,涉及553个村庄、32万群众。

    面对群众搬迁安置难题,淮北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稳步推进沉陷村庄搬迁,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探索实践出“党建引领、分类安置、保障民生、精管善治”的采煤沉陷区群众搬迁安置淮北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先后建成搬迁安置区479个,安置群众近30万人。

    淮北市统一建设集中安置区,采煤沉陷区群众住上楼。(淮北市委宣传部供图)

    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淮北市历届党委政府将群众安置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妥善解决好群众所忧所盼所愿,让群众有感有得有获。市委市政府成立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制定《淮北市压煤村庄搬迁用地规划》《淮北市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等,利用增减挂钩、工矿废地治理等政策解决安置用地8600多亩,协调矿区累计投入各类搬迁安置资金65亿元。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群众搬迁安置区。(淮北市委宣传部供图)

    淮北市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将搬迁安置区建设同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统筹规划,创新实施四种安置模式,确保群众住得安心。

    对主城区附近沉陷的村庄,根据群众意愿,按照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标准建设安置新村,把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管理。相山区对主城区附近的光明、代庄等6个沉陷村庄进行安置,投资约5.7亿元,新建108栋6层新村,1.2万群众圆了安居梦。

    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资源,把沉陷村庄向小城镇集中,实行城镇化管理,推进小城镇人口集聚和规模扩张,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濉溪县刘桥镇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和搬迁群众需求统一规划新村,投资8.5亿元,新建多层住宅楼154栋,安置5个行政村1.8万群众,社区服务中心、公厕、垃圾处理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刘桥镇搬迁安置居民住宅(淮北市委宣传部供图)

    依托矿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及医院、学校等社会资源,把沉陷村庄搬迁向矿区集中。濉溪县依托袁店煤矿优质公共资源,采取地矿合作方式将五沟镇、临涣镇两镇8个自然庄搬迁到矿区附近,新建北湖南村,安置群众3000余人。

    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围绕中心村划定搬迁区域,通过小村并大村、强村带弱村,对沉陷村庄集中搬迁,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促使各类资源效益最大化。濉溪县南坪镇将7个沉陷村庄合并到任集村,3620名群众搬进集中规划的860栋新居,配套建设学校、超市、卫生所等设施,搬迁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此外,淮北市聚焦搬迁安置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养老、教育等民生实事,全力做好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累计实现14万人就业创业,投入1.5亿元用于养老事业,解决5.6万名学生上学问题,给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搬迁安置后,群众生活方式、社会关系都发生重大变化,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生活刻不容缓。淮北市坚持安家与安心并重,共治与共享并举,教育引导搬迁安置群众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家园。(关庆荣 徐灿灿)

    

 

[责任编辑: 周雨濛 ]
敬请关注“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2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