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人事 政情 本网 旅游 图片
新华网 > > 安徽频道 > > 正文

“我在博物馆画文物”

2022年01月07日 15:13:28 来源: 安徽日报

    新年之际,亳州市的青少年们走入博物馆,仔细观赏在该市博物馆举办的全省“我在博物馆画文物”青少年绘画大展。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青年学子,都在观展时颇有受益,他们既了解了中华文物的博大精深,又增长了绘画知识。

    省文旅厅(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刘双葆介绍说,2021年6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了“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其中,“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是系列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让“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有益尝试。

    全省16个市和省直相关博物馆积极组织活动,创新社教形式,扩展传播空间,吸引了数千名青少年踊跃参加本次大展。大展分为幼儿、儿童、青少年3个组别,每个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60名,还评出优秀组织奖7名、优秀指导奖6名。大展充分展现出我省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展示了全省青少年热爱家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安徽的文物之美,让沉淀的历史文化资源“活”了起来。

    承办单位亳州市博物馆馆长吴磊说:“应疫情防控要求,我们严格控制活动规模,保证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我在博物馆画文物’青少年绘画大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点赞。广大青少年用笔用心,绘出了一幅幅精彩的文物,又通过绘画架起了通往历史的桥梁。”亳州市博物馆金牌讲解员何晓蝶是活动参与者之一,幼师出身的她热情为少年儿童观众提供讲解服务。她认为,举办“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少年儿童有兴趣,家长老师也支持。小观众们因年龄、绘画水平不同,对文物有不同的兴趣点,幼儿喜欢听文物故事,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对鼎、罐、斝等便于描绘的文物感兴趣,一些青年学生则关注文物附带的历史知识。“通过给孩子们讲文物、通过孩子们自己画文物,一件件藏品都鲜活了起来,到馆参观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何晓蝶说。作为优秀指导奖获得者之一的徐晓琛介绍:“在带孩子们参观阜阳市各博物馆,寻找灵感画文物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本地历史文化知识,一展无限创意和笔下华彩,同时我们老师的历史文化认知也得到了升华。”

    马鞍山市此次大展成绩显著,选送参展的30幅作品中,获奖作品27件、参展奖作品3件,1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奖,马鞍山市博物馆也被评为优秀组织奖。馆长李军介绍说:“马鞍山市博物馆与市美术馆,市教育局德育办、教科院具体承办此次活动,各司其责。市里做出激励规定,将指导老师的此次获奖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业绩,将此次获奖作者纳入学生的德美考核和积分,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安庆博物馆在本市初选阶段,专门策划了“庆祝建党百年——我在博物馆里画文物”暑期社教活动。活动中,讲解员带领青少年朋友,参观了安庆古代文明陈列馆,并重点讲解了先秦时期的青铜器。通过讲解员生动有趣地介绍与互动,大家感受到了文物背后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

    省文旅厅(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三级调研员李玮介绍,各市专门制定方案,精心组织,营造氛围,讲求效果。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在开放时间、展品讲解上对入馆开展活动的青少年给予最大方便,如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免费讲解场次、提供现场绘画座椅等。广大师生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他们走进各个博物馆,观察、体验、描摹、创造,在一个月时间内共创作了上万件作品。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师生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广大青少年不仅获取了悠久的本土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社会实践才干,也锤炼了绘画技艺、愉悦了身心。(郜磊)

    

[责任编辑: 钟红霞 ]
敬请关注“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集成阅读

  • 安徽: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进校园

    安徽: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进校园

  • 图片故事:非遗“火老虎” 再现淮河畔

    图片故事:非遗“火老虎” 再现淮河畔

  • 玩转8国语言12种方言的“神器”来了

    玩转8国语言12种方言的“神器”来了

  • “护江人”与长江的故事

    “护江人”与长江的故事

  • 【“飞阅”中国】长江之上再起长虹

    【“飞阅”中国】长江之上再起长虹

  • 【显影中国】快乐冬泳人

    【显影中国】快乐冬泳人

专题 · 策划 更多 >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7112824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