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水金辰、刘方强】沪苏浙皖就七项生态共治专项文本在安徽合肥集中签约,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高水平保护得到有效支撑。
2023-06-07 08:07:50【记者:张端】新安江是徽州的母亲河,徽文化、自然风光与古村落在这里融合,勾勒出水墨江南的雅韵,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2023-06-09 14:59:29【记者:刘军喜 白斌 汪海月 徐欣涛】2022年底,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长江与淮河历史性“牵手”。
2023-06-09 08:48:09【记者:马姝瑞、胡锐】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6月5日在安徽合肥举行。
2023-06-07 08:07:26【记者:张端】多年来,安徽、浙江两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同谱写流域一体化保护和发展新曲。
2023-06-07 10:12:29【记者:水金辰、刘方强】浙皖两省人民政府在合肥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
2023-06-06 08:30:34【记者:李亚彪、陈诺、王菲】从“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进入长三角地区这个“班级”,搭上一体化的“快车”,成为今天安徽发展的最大红利、最强动能。
2023-06-06 08:30:06【记者:周畅】一张张纤维图,就像是一张张手工纸的DNA,揭示着每种手工纸材料和工艺的“基因密码”。
2023-06-09 16:34:54【记者:张端】安徽省黄山市和浙江省杭州市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两地在文旅领域保持紧密合作。
2023-06-06 08:30:58【记者:金剑 黄博涵 徐欣涛 赵金正】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杜绝食物浪费,就相当于开发“无形良田”。
2023-06-06 08:31:02【记者:周畅、栾若卉】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环境谷”,被业内称为“生态环境医院”。
2023-06-06 08:30:31【记者:杜宇】当日,池(州)黄(山)铁路铺轨施工进入九华山站,中铁十一局施工人员抢抓晴好天气,开足马力奋战在铺轨一线,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进度。
2023-06-05 10:35:02【记者:水金辰】截至6月2日,安徽已收小麦面积1632.1万亩,进度为38%,较6月1日单日收获面积多425.6万亩,麦收进度明显加快。
2023-06-03 15:11:12【记者:黄博涵】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
2023-06-03 09:54:09【记者:周牧】新华社照片,铜陵(安徽),2023年6月2日 京台高速铜陵长江公铁大桥4号主塔封顶 6月2日拍摄的封顶后的京台高速铜陵长江公铁大桥4号主塔(画面正中)(无人机照片)。
2023-06-03 11: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