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牧】2月1日,安徽省宣城市举办“春节民俗文化季”活动,各类民俗节目吸引群众观看。
2023-02-02【记者:曹力】在曲折险峻的邮路上,谢菲俊7年来投递信件12.26万件、包裹6.78万件、报刊184.6万份,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3-02-02【记者:金剑】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淮河流域天然淡水湖泊,总面积约6万亩,有“华东白洋淀”的美誉。
2023-02-02【记者:郭晨】1月27日是农历正月初六,也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位于安徽阜阳的高铁阜阳西站当日发送旅客近7万人。
2023-01-29【记者:戴威】志愿者积极宣传防疫新政策以及惠民措施,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解决群众“疫”时之忧。
2023-01-29【记者:屈彦】下一步,田朋军打算继续扩大生产,带动更多家乡村民种植葫芦,增收致富。
2023-01-29【记者:白斌】绚丽夺目的花车巡游、精彩非凡的节目演出,充满韵律的音乐喷泉、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精致美味的特色小吃,到处洋溢着浓郁的年味。
2023-01-25【记者:徐海涛】从科幻回归科学,想象中的它们能实现吗?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科学家。
2023-01-28【记者:吴慧珺 陈诺】天柱山景区在新春佳节推出了“过年套餐”,邀请四方游客前来登天柱山、滑雪、住民宿、过大年。
2023-01-25【记者:陈诺】随着太阳升起,周边工地、装修队乃至家政服务公司等多个行业会来这里招工。
2023-01-20【记者:记者水金辰 金剑】“只有产业旺,日子才红火。守好‘米袋子’,富足村民‘钱袋子’,这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
2023-01-16【记者:屈彦 杜宇】一路上,他用精湛的厨艺,让旅客吃得开心、安心,守护旅客舌尖上的返乡路。
2023-01-17【记者:张端】记者踏上凌晨出发的临客高铁列车,用镜头记录团圆路上的温暖瞬间。
2023-01-16【记者:周牧】当日,第十届中国·肥西紫蓬诗歌节线下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紫蓬镇举行,现场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喜迎新春佳节到来。
2023-01-09【记者:周牧】近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车辆段和合肥南动车运用所对列车开展细致入微的“体检”。
2023-01-06【记者:黄博涵】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不少合肥市民来到城隍庙市场选购春联、灯笼等新春饰品,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2023-01-06【记者:郭晨】岛上书店的设立与大科学装置交相辉映,成为大国科教重镇的人文之光。
2023-01-06【记者:姜刚 马姝瑞】各地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推动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一个个大项目建成投产,为稳经济添能蓄力。
2023-01-01【记者:曹力】元旦假期,不少游客纷纷来到安徽九华山风景区登高览胜,祈福迎新年。
2023-01-03【记者:胡锐】此趟班列的发运标志着合肥中欧班列2022年全年发运数量达768列,较去年净增100列。
2023-01-01【记者:屈彦】老牛为什么对接种有重重顾虑?老丁会如何劝解他?
2022-12-29【记者:刘军喜】中铁四局参建的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通航(无人机照片)。
2022-12-31【记者:赵阳,王怡静,张智敏,马希平,杨子春,曹力,孙敏】面对药品短缺等群众急需解决问题,多地陆续出台暖心举措,全力保障老百姓用药需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2-12-29【记者:陈诺 何曦悦】在安徽多地,多个行业保障持续运转,守护好弥足珍贵的“烟火气”。
2022-12-28【记者:徐海涛 朱青】目前合肥市的防治工作突出“两个延伸”,即进一步向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延伸、向农村地区延伸。
2022-12-28【记者:张端】从“环城绿带”到“拥湖入怀”,生态之美成为合肥这座城市的动人底色。
2022-12-19【记者:陈诺、戴威】当地出台临时性保障政策,参保人员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可报销70%医药费。
2022-12-31【记者:马姝瑞、吴慧珺】从安徽芜湖直达安徽黄山、江西上饶、浙江建德3个城市的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在安徽芜宣机场正式开通。
2022-12-19【记者:马姝瑞 汪海月】合肥海关推出了“自助打印”“智能审核”“一企一策”等多项便利化措施,降低企业签证成本。
2022-12-13【记者:马姝瑞 吴慧珺】随着水务一体化的逐渐深化,跨“界”供水范围已从丹阳镇扩大到博望区全区。
2022-12-10【记者:张端】安徽师范大学一则“为烈士画像”的公益活动“征集令”在师生中引起关注。
2022-12-06【记者:周牧】12月7日起,“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开展。
2022-12-09【记者:王菲】科技与产业融合,制造向“智造”转型,为南陵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12-09【记者:陈尚营、吴慧珺】寒冬时节,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蚌埠)传感谷内,各家企业热火朝天忙生产。
2022-12-06【记者:刘军喜】近日,受寒潮天气影响,安徽省合肥市气温下降。合肥市肥西县高店镇蔬菜种植基地的菜农们加紧采收蔬菜,供应市场。
2022-12-05【记者:曹嘉玥】去年6月以来,凤台村以辣椒种子“孵化”辣椒产业,建设百亩蔬菜基地,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2022-12-04【记者:张端】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2022-12-03【记者:陈尚营、徐欣涛】汤家庄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这里群山环抱,山青水绿。
2022-12-02【记者:杜宇】安徽省蚌埠市依托“微电子机械系统”领域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智能传感产业。
2022-12-03【记者:杜宇 郭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新农人郑涛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
2022-11-27【记者:刘军喜】当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引入合肥枢纽工程,跨合巢芜高速公路特大桥右线80号墩在合肥市肥东县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
2022-11-27【记者:杜宇 郭晨】初冬时节,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尽显诗画般的美丽图景。
2022-11-26【记者:张端】当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第二十二届“建筑风”文化艺术节学生作品展举行,共展出平面设计、建筑模型等类别的大学生作品400余件。
2022-11-21【记者:陈尚营】安徽省池州市的九华特高压密集通道,是西电东送的大动脉之一。
2022-11-21【记者:徐海涛】《科学》杂志审稿人认为,这项研究是超冷分子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为超冷化学和量子模拟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2022-12-04【记者:吴慧珺 赵金正】近年来肥西县广大林农结合实际,把苗木花卉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22-11-21【记者:黄博涵】当日,为期五天的2022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的中国中部花木城开幕。
2022-11-21【记者:姜刚 朱青 水金辰】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
2022-11-18【记者:张端 朱青】11月17日,为期四天的第五届世界声博会暨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线下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动。
2022-11-18【记者:周牧】大会以“合作才能共赢”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1场开幕式、4场高峰论坛、10场主题论坛等。
2022-11-18【记者:屈彦,郭晨,水金辰】记者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巢湖沿岸发现,当地渔民上岸转产、热闹渔港变身湿地。
2022-11-17【记者:曹力】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董铺水库上有一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半岛,名为科学岛。
2022-11-17【记者:黄博涵】安徽省铜陵市建设集健身、休闲、赏景等功能为一体的“口袋公园”。
2022-11-17【记者:姜刚 朱青 金剑 黄博涵】小岗村近年来立足村情、瞄准“短板”,致力于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2-11-15【记者:李亚彪、刘美子、朱青】在位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楼合肥量子城域网总控制中心的大屏上,站点健康度、密钥持有量、密钥消耗量等数据在实时跳动、更新。
2022-11-16【记者:侠克 刘方强】儿女在外地的空巢老人、单身在异乡的都市白领,生病后到医疗机构就诊,常常因为无人陪伴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
2022-11-15【记者:汪海月 曹嘉玥】安徽省已创建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0个,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85个。
2022-11-15【记者: 胡锐】近年来,安徽省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支持、技改提速等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厚植企业成长沃土,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2022-11-15【记者:张端,刘军喜】合肥市通过打造环巢湖湿地群,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作用。
2022-11-13【记者:刘军喜】安庆市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覆盖上下游产业链的汽车产业生态系统。
2022-11-13【记者:郭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在该县境内的原渔业湖区黄陂湖水域及周边,开展退耕、退渔、退养政策以及水环境综合治理。
2022-11-13【记者:戴威】蓝天白云下,风车慢慢地转,小伙一边和着歌,时不时看向身旁的妈妈。成群结队的羊儿从他们身后路过。
2022-11-12【记者:曹力】巢湖每年向长江输送水量约40亿立方米,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湖泊湿地和长三角重要的生态屏障。
2022-11-12【记者:陈诺、曹力】多年来,人们习惯叫它“科学岛”:以科学为名,更以应接不暇的科技成果出名。
2022-11-12【记者:张端】近日,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2022-11-12【记者:刘军喜 杜宇】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中国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车轮智慧工厂。
2022-11-11【记者:刘菁、陈诺、陈尚营、刘晓宇、曹嘉玥】新华社安徽分社的记者们深入江淮大地,找寻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分支机构的红色“足迹”。
2022-11-11【记者:刘军喜】马鞍山市在该地区实施老矿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打造优美宜居的环境。
2022-11-11【记者:刘军喜】安徽省芜湖市的奇瑞汽车智能网联超级一工厂生产车间。
2022-11-11【记者:刘菁、马姝瑞、汪海月、吴慧珺】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2-11-11【记者:水金辰、郭晨、屈彦】合肥系统推进巢湖综合治理,采取生态补水、植被恢复、移民搬迁等措施,增强湿地生态功能。
2022-11-11【记者:李亚彪、水金辰、赵金正】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经济开发区,马鞍山三基轻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铸造行业的印象。
2022-11-11【记者:吴慧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原镁供应国和消费国,镁基新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2022-11-11【记者:屈彦,郭晨】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环巢湖湿地,越冬“大部队”陆续抵达,小天鹅、苍鹭等珍稀水鸟一一亮相。
2022-11-10【记者:马姝瑞、吴慧珺、白斌】如今,现代化的汽车厂成了小镇人口中的高频词。
2022-11-10【记者:水金辰、刘晓宇、汪海月】地处巢湖之滨的安徽省会合肥,在今年成功获评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
2022-11-10【记者:朱青 姜刚 黄博涵】一个村就是一个“熟人大家庭”,要让“老风俗”成为全村欢迎的“新风气”,还得从村民视角入手,从解决他们的实际办事需求做起。
2022-11-09【记者:曹力】回到工作岗位后,袁媛深入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她参加党的二十大的经历和感受。
2022-11-09【记者:杜宇 刘军喜】近年来,马鞍山市多措并举,引导铸造企业向安全、绿色、低能耗、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铸造行业提质增效。
2022-11-09【记者:周牧】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镇头村的稻田陆续迎来丰收。
2022-11-04【记者:王菲】青山为笔,碧水为墨,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城乡共美的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2-11-08【记者:刘美子 曹嘉玥】近年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2-11-05【记者:白斌】深秋时节,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西山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块块错落有致的农田整齐划一,田边沟渠四通八达。
2022-11-05【记者:水金辰、赵金正】当黄澄澄的稻谷全部机收并被烘干,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汊涧镇张营村种粮大户平东林今年的秋收工作告一段落。
2022-11-04【记者:戴威,何曦悦】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有一座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坐落于此。这座岛也因此被称为“科学岛”。
2022-11-03【记者:张端】11月2日晚,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汊航道桥Z3号墩主塔第十八节混凝土开始浇筑。
2022-11-03【记者:水金辰 姜刚 赵金正】在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江霞谷物种植家庭农场,1177亩粳糯稻籽粒饱满,进入成熟收获期。
2022-11-01【记者:戴威】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带领儿孙抢抓农时,施肥、耕地、种小麦,为新一年的收获辛勤劳作。
2022-11-01【记者:刘军喜】合新铁路起自安徽合肥,终至江苏新沂,设计时速350公里。
2022-10-31【记者:戴威】十月末,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九华山风景区,秋意正浓,秋色蔓延,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2022-10-31【记者:张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研究中心持续开展水稻种质创新、基因发掘以及新材料应用等工作。
2022-10-30【记者:屈彦】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的山核桃喜获丰收,宁国市有“中国山核桃之乡”的美誉。
2022-10-29【记者:姜刚 水金辰】正值秋收秋种关键期,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徐圩乡,种粮大户尚跃比较忙。
2022-10-29【记者:屈彦】安徽阜阳市临泉县高楼村的文化小广场上,声声唢呐,高亢嘹亮。黄磊正带着团队表演唢呐演奏。
2022-10-29【记者:郭晨】近日,秋色中的皖南山区晨雾缭绕、霜染秋叶,呈现出一幅诗情画意般的美丽秋景图。
2022-10-29【记者:杨玉华 汪海月】为让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各自贸试验区还积极探索服务贸易、易货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2022-10-27【记者:陈诺】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0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正式成立。
2022-10-27【记者:金剑 汤文】小镇采用“牧光互补”模式,是一座集光伏电站、黄牛养殖、羊肚菌种植等为一体的光伏农业示范园。
2022-10-27【记者:胡锐,戴威,何曦悦,曹嘉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塔川村,红叶迎来最佳观赏期。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