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发展迅猛,成为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技术。近日,新华网针对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专访了安徽省胸科医院生命支持中心刘锋。
精彩观点
生命支持领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黑科技”?目前,安徽省胸科医院在生命支持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果?
经过一年的运行,安徽省胸科医院体外循环的类型已经囊括了全部的体外循环,我们的IABP和 ECMO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体外膜氧合,也常规应用于临床。
其实体外循环对于老百姓而言就是“黑科技”。因为它能够让人在心脏停跳、不呼吸的情况下,还保持生命特征。现在还有一些比较广为人知的技术,比如ECMO,也就是体外膜氧合,在之前的公共卫生事件当中起到了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作用。以上都可以看做生命支持领域中的“黑科技”。
生命支持技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体外循环,应用于心脏手术里的心肺支持,另一部分是机械循环辅助。机械循环辅助又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体外膜氧合,包括左心辅助装置,主要是对急危重症的心肺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辅助。安徽省胸科医院的心脏中心是从零开始,生命支持技术其实也是从零起步。经过一年的运行,安徽省胸科医院体外循环的类型已经囊括了全部的体外循环,我们的IABP和 ECMO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体外膜氧合,也常规应用于临床,目前每一步都是突破、成果。
对于生命支持中心的医护人员来说,在开展救治工作中需要面对哪些挑战?针对心脏复苏,安徽省胸科医院有没有定期的开展一些急救的培训和相关的科普活动?
对于急危重症的病人而言,生命支持技术比较复杂,需要较多的医护人员,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可能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我们医护人员需要面临的挑战。
需要用到生命支持技术的患者大多属于急症和重症。这就要求救治迅速,即在黄金时间4分钟或者是6分钟内使用生命支持设备,才能减轻患者重要脏器的损伤程度,减少脑缺血的时间。第二个是准,即掌握清楚病人的适应症。除此之外,还有安全。任何医疗行为都要讲究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去救治病人。对于急危重症的病人而言,生命支持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医护人员较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可能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医护人员需要面临的挑战。
安徽省胸科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以心脏为主,所以特别重视此方面。在心内科、心外科以及急诊科,在义诊、外部培训以及讲课时,中心都会进行心肺复苏的相关培训。除了解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或是6分钟外,内容培训还包括传统的CPR(心肺复苏术),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
作为耕耘在生命支持中心的医学事业从业者,未来,您对学科领域的发展上有什么期待吗?
我希望有更多的,无论是科研院校、研究所,还是国家的科研人员能够跟临床真正的结合起来,把医工结合做到最好,促进新设备、新材料的产生。
生命支持技术比较特殊,一方面跟医护人员的学习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则仰仗使用的设备。
临床医生并不是直接的研究者,但是在现在国家,包括整个社会都在讲究科技转化、医工结合的背景下,临床医生能做是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些想法建议或者路线,然后由科研人员与我们进行深度接触。最终,在新的材料学的发展下,生命支持技术的负反应能够降到最低,其使用也能够更加便捷,可操作性更强。以上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整个学科的发展都是有很好的前景。
同时,我希望有更多的,无论是科研院校、研究所,还是国家的科研人员能够跟临床真正的结合起来,把医工结合做到最好,促进新设备、新材料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