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以一粒米写就乡村振兴新答卷——解码王仁和集团打造"皖派样本"的创新实践之路-新华网
推广 > > 正文
2025 04/16 15:09:49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以一粒米写就乡村振兴新答卷——解码王仁和集团打造"皖派样本"的创新实践之路

字体:

  新华社客户端合肥4月16日电 在江淮大地的粮油产业版图上,王仁和集团如同一颗深耕近30年的“种子”,从肥西小作坊成长为年营收7亿元的现代化食品集团。这家以米线为主业的企业,不仅用“一粒米”串联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更以“循环、融合、共创”的发展理念,为安徽绿色食品产业迈向万亿级规模提供了可复制的“皖派样本”。

  在2025年4月8日举办的“绿色赋能 链动仁和”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王仁和的实践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其构建的全链闭环模式、智能化生产体系与产学研协同生态,既是对“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生动诠释,也为破解农业产业化难题提供了创新路径。

  王仁和米线产品

  从“米线余料”到“循环经济”,重构农业价值链条

  王仁和集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首创“米线边角料酿酒—酒糟制肥—有机肥还田”的循环发展闭环。米线生产车间,自动化米线生产线高效运转;酿酒车间;将米线加工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和洗米水转化为原浆白酒。生产过程中,米线边角料被充分利用,制成白酒、米醋和料酒等产品;酿酒后的酒糟与秸秆、稻壳等混合,经微生物发酵制成有机菌肥,用于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这一模式成效显著,极大提高稻谷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王仁和集团与当地政府和合作社共建水稻种植基地,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保障农民收益。2025年,王仁和已签订8万亩水稻和3000亩长寿菜种植订单,未来计划达到20万亩水稻和1万亩长寿菜种植规模,将绿色发展红利反哺乡村,构建起产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

  在王仁和米线工厂,进行米线烘干

  从“田间”到“舌尖”,融合三产“链”动增值

  在王仁和集团的产业图谱中,米线不再是单一产品,而是串联一、二、三产的核心枢纽。一产端,王仁和签订了8 万亩绿色水稻和3000 亩长寿菜种植基地,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张其安团队合作定向选育“皖芥”长寿菜;二产端,投资建设的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设备科技含量、销售市场占有率、米线生产标准及米线品质的行业领先;三产端,低温鲜食米线入驻高端商超,年销量突破 10 万吨,市场覆盖2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米线”通过标准化生产叩开国际市场大门。

  这种“三产环环相扣”的模式,是对产业链附加值的深度挖掘。王仁和集团专门聘请专家研发,酿造高品质原浆白酒和烹饪黄酒;酿酒产生的酒糟液和干糟,加上秸秆、稻壳和有益微生物,生产有机菌肥;利用有机菌肥,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和长寿菜;水稻加工成米线,长寿菜加工成酸菜,配上米线调味品,最终推上人们的餐桌。

  每一粒米被吃干榨尽,价值倍增。王仁和集团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打破产业边界,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全链增值。

  从“单打独斗”到“产业共同体”,共创产学研协同生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产学研合作则是实现创新的关键路径。王仁和集团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与各方展开深度合作,构建起强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王仁和集团与荃银高科携手,共同致力于优质水稻品种的研发,为米线生产提供更优质的原料,从源头提升产品品质;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研发、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定向选育的长寿菜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成为了深加工的优质原料;借助合肥工业大学在食品工程领域的专业优势,双方合作建立的 “粮油精深加工实验室”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米线生产的科技含量。此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安徽分院为集团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王仁和集团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供应链的高效协同,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王仁和集团通过众多产学研合作伙伴,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汇聚各方智慧,日益形成“引进来、走出去”的产业共同体。

  将循环经济融入产业基因,用三产融合激活链条价值,以共创生态凝聚发展合力。王仁和集团的启示在于:农业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既要守住“绿色”底色,更要做足“创新”文章;既要聚焦单一产品的精耕细作,更要构建全链协同的产业生态。

  当一碗米线承载着稻田的丰收、工厂的科技与餐桌的信任,当一条产业链串联起农户、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利益,王仁和集团以一粒米的初心,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为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皖派样本”。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