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一场农业展会的国际化视野-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4/01 08:25:25
来源:安徽日报

一场农业展会的国际化视野

字体:

  3月27日至29日,2025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这场展会的别开生面之处在于“主场在安徽+上海来主办+市场化办展”:这场展会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安徽省国际商会共同主办,按照市场化思路办展,邀请了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300家企业携新品参展,国际企业参展比例达到30%。

  近年来,无论是在进出口贸易上,还是在国际交流合作上,我省农业都在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开放的视野下,推动安徽现代农业产业链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激发农业农村新活力,是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一招”。

  “科创磁场”

  本次2025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上,国内外展商展团云集,现场展出了乡村发展全产业链上下游诸多品牌的优质产品。

  凯斯纽荷兰,是全球领先的美国农业机械制造公司。在展会上带来凯斯2204、2404拖拉机和纽荷兰2204、2404拖拉机4款产品。这些与欧洲同步向市场推出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拖拉机,性能领先,省时、省力、省油,降低农业生产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约翰迪尔、西门子智慧农业、凯斯纽荷兰、洋马、道依茨法尔、路易达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吴江红介绍,遴选参展企业时,重点关注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充分展现行业新质生产力。

  博览会的国际企业参展比例达到30%,展出产品涵盖智慧种植、智慧养殖、农业AI、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金融等多个方向。

  在国内展品方面,安徽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合肥市主题演绎区、上海馆、山东展团、芜湖展团等国内展团精彩亮相,以独特的地域特色与创新成果,诠释中国乡村振兴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活力。

  吴江红说,安徽以科技创新为底色,依托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在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表现亮眼。作为市场化运作的展会,能吸引众多海内外客商参展,安徽的“科创磁场”是重要因素。

  “智慧农业”展区,安徽移动合肥分公司与中移物联通过智慧大屏,直观展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的运作模式。基于卫星遥感、物联网传感技术,农田温湿度、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状态等数据可以实时映射至数字孪生平台。展位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测,还能通过AI模型预测病虫害风险,自动生成精准灌溉和施肥方案。依托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病虫害预警、水肥灌溉方案定制等服务,降低农户决策成本。

  安徽农业科技成果展区集中展示了安徽在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绿色食品产业和种质创新四大领域的最新成果。小番茄采摘机器人、物联网智能性诱测报仪、自走式采茶机等先进设备及技术,吸引了不少海外客商的关注。

  对外交流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3月28日上午,博览会同期活动之一,安徽省与以色列现代农业技术合作交流会举办。相关企业代表就无土栽培、精准灌溉、卫星探漏等前沿技术进行交流分享。

  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前沿技术等,可以有力助推产业发展。对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长期以来,高频率、高品质的对外交流合作,为促进农业科技突破、农村产业升级等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与以色列的交流合作为例,早在2011年,安徽与以色列农业部签署《加强农业合作的会议纪要》;2014年成立的“皖企赴以色列合作联盟”为双方企业合作搭建有效平台。双方合作成果不断,省农科院与以色列开展了油菜和蔬菜等作物联合育种,选育的多倍体油菜、优质瓜菜品种已在全省广泛种植。安徽农业大学与以色列深入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博览会上,不少参展国家都与安徽有广泛的合作。去年,中国安徽(泰国)农业投资环境推介暨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在曼谷举办,共签订8项合作协议;省政府办公厅农业经贸代表团出访荷兰、丹麦、匈牙利,重点考察了畜牧业、种植业育种和设施农业科技装备生产等企业,达成诸多合作共识。

  博览会,一向是商贸对接的重要平台。据了解,本届博览会在全球范围内深度挖掘优质采购商,定向邀约相关行业政策制定者、核心经销商、涉农合作社负责人、规模化种养大户以及各行业终端业主单位参会,并进行精细化分类,确保供需双方精准匹配,促成更多优质项目合作。

  从展会现场来看,来自安徽的诸多产品“实力不俗”。在合肥展馆,“中科智慧农业谷”累计受理专利111项,授权36项,首创“智慧菌房”保藏菌物标本2000余份;智能制造领域的合肥光电色选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

  这些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不仅展示出安徽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科创实力,也为更广阔的对外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农业开放探索新打法

  2025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已落下帷幕。显然,这样一场以开放和国际化为基调的乡村展会,是对安徽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的行动共识的强化与促进。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特色农产品出口迎来“开门红”,从田间、地头,从果园、基地,越洋“飞”向世界。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省农产品出口21亿元,同比增长13.3%。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地缘政治和国际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我省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RCEP协定、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调整和制定农业对外开放的国别和区域规划,确定省际农业国际合作重点领域、目标市场,把东盟、非洲、拉美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等新兴市场作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同时,加强外资招引,提高“引进来”水平。加深与海外机构组织对接,让更多世界龙头农业企业、商协会、科研机构增进对安徽的了解,针对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现代农业装备、特色农业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吸引国外农业龙头企业来皖投资合作,吸引农业领域高端国际人才来皖投资兴业,促进我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2024年,安徽一产投资增长20.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5%,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居全国前列,长三角地区农产品销售额超7500亿元。

  显然,这次2025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的最大启示就在于: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当下安徽正在全力构筑的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多多探索深化农业对外开放的新打法,谋求更大的乡村国际化新成效,才能加快迈向农业强省的发展目标。 (记者 彭园园 许昊杰)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