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记者跟随“春游江淮”采访团走进齐云山脚下的“向云端·世界观光列车”微公园。总长1.8公里的微公园串联起微型艺术馆、道境鸟瞰台和主题民宿集群,将曾经的交通死角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本报记者 王兰兰 摄
金黄的油菜花田与黛瓦白墙交相辉映,新落成的乡村会客厅与稻田咖啡屋点缀其间,油菜花香与咖啡香在湿润的空气中交织,勾勒出一幅“可居可游”的现代田园画卷,吸引游客在此追寻“诗与远方”。初春,祁门县安凌镇芦荔村迎来一年中最动人的时刻。
穿过高低错落的茶园,一片名为“祁遇稻田”的农文旅综合体豁然开朗。这片由祁遇乡村运营公司与安徽途秀文旅联合打造的乡村振兴新地标,正以“稻田+”的“魔法公式”重新定义乡村旅游的打开方式。
透过落地玻璃窗,“稻田里的猫”咖啡馆内,都市青年手捧咖啡倚窗而坐,眼前的千亩油菜花随风起伏,构成了现实版的“治愈系”风景画。主理人叶琳坦言:“我们希望打破传统乡村旅游的单一观光模式,通过营造有温度的场景,让年轻人在田园中找到情感共鸣。”
作为黄山市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项目,“祁遇稻田”以新客群、新产品、新要素、新运营的“四新”理念构建乡村文旅新生态。项目由keemun见山新中式茶饮、白鹭星空餐厅、稻香书屋、研学中心、“稻田里的猫”咖啡馆等八大子空间组成,精心打造稻田主题新消费场景,将社交打卡、文化体验、情绪价值融入项目策划、设计与运营,构建出一个兼具体验感、治愈感与仪式感的诗意田园空间。
针对“Z世代”年轻人和亲子家庭,这里既有稻田手作、非遗茶课等文化体验,也有星空露营、桨板运动等潮流玩法,更将社交打卡、情绪疗愈融入每个细节。
2024年以来,芦荔村游客接待量有1万余人次,产生经济收益20余万元。去年,“祁遇稻田”乡村文旅新空间成功入选2024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百佳名单,并荣获“优秀场景”称号。2025年,“祁遇稻田”项目成功入选安徽文旅“三新”优秀案例。
从“卖稻谷”到“卖风景”,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祁遇稻田”的实践印证着乡村振兴的多元可能。当传统稻田遇见现代消费,当乡土气息融合时尚元素,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成为都市人“归心”的驿站,也为更多偏远乡村提供了“小而精、特而美”的发展样本。
记者 李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