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濉溪县坚持党组织靠前一步、政府组织护航起步、社会组织提升一步、群团组织协调同步的“四步协同”工作法,紧紧抓住“大总”这一关键群体,因地制宜推进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让文明“溪”风深入人心。
濉溪县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区,“我是大总”移风易俗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实施文明乡风工程10项案例之一和全省文明实践“十大优选项目”。
党组织靠前一步 强化领导筑根基
高位推动。坚持党的领导,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移风易俗工作专班,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精准剖析问题、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
示范带动。将移风易俗深度融入县级领导联系包保与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工作体系,积极倡导县、镇、村领导干部带头参与“零彩礼”“低彩礼”婚礼,以身作则引领新风尚。
宣传发动。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用好村广播、宣传栏等载体以及理论宣讲“明白纸”“三讲”等方式,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创作编排《拆墙》《账单》等贴近生活的文艺小品,开展“大总说彩礼”等主题宣传380余场次,让文明新风进家入户、入脑入心。
政府组织护航起步 精准指导激活力
政策引导。将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县委重点改革事项清单和50项民生实事,建设用地纳入“十四五”空间规划,高标准编制《濉溪县殡葬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改造提升殡仪馆2个,建成公益性公墓(公祭堂)14座。
服务升级。在婚姻登记服务大厅拓展婚姻辅导、心理疏导、婚育体检等服务。打造乾隆湖公园恋爱角等户外婚姻文化阵地、颁证基地,将颁证仪式融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常态化开展,先后举办多场集体颁证仪式及“五进”宣讲活动。
监管增效。对婚丧公司开展市场价格行为巡查检查,依法查处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采取巡回审判进乡村等措施,重点整治婚姻敛财、殡葬服务收费不规范等行为。成立殡葬领域专项整治专班,多部门协同作战、高频次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社会组织提升一步 示范引导促新风
完善村规民约。聚焦“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民事民决”,指导各镇村(社区)结合村情民意,合法合规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抵制封建迷信、婚丧陋习、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纳入村规民约,发挥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实现村级事务共建、共治、共享。
培育“大总”力量。抓住“大总”“红娘”关键人群,组建237人濉溪县大总协会,将党建与移风易俗融入章程,强化协会职能。建立县级人才库与服务档案,开展全县大总移风易俗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政府搭台 大总打擂”活动,把优秀大总纳入红白理事会,引导大总成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文明乡风的倡导者。
规范行业管理。扎实推行再组织化,根据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等,引导志同道合、志趣相合的群众自发成立各类组织,规范村内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社会组织运行,选优配强带头人并纳入组织管理,提升行业组织自治力。
群团组织协调同步 合力劝导共治理
巾帼力量暖人心。县妇联举办“最美家风润江淮”“弘扬良好家风 助力乡村振兴”家教家风巡讲活动30场,受众2300余人。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调处婚姻家庭纠纷425件,“12338”妇女维权热线来电来访64件,排查家暴纠纷60件,均妥善处置。复制推广“街嫂茶室”婚调工作经验做法,打造“菊心大娘”“杏福嫂”婚调队伍,化解家庭矛盾细无声。
青年力量聚人心。县共青团依托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持续擦亮“团聚爱 耀青春”品牌,常态化开展“团聚濉溪 非遗不可”等联谊交友、婚恋观宣传教育等活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用行动践行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榜样力量润人心。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8类评选,累计评选先进典型1000余人。借鉴临涣“茶馆说理”乡风民俗文化,探索形成“一杯茶”七步调解工作法,十余年来,有效化解群众经济房产、婚丧嫁娶等矛盾纠纷1600余件,“一杯茶”调解法入选全国第五批乡村治理案例典型。(肖干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