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农事体验”催热民宿“春日经济”-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3/28 09:29:12
来源:安徽日报

“农事体验”催热民宿“春日经济”

字体:

  青山伴碧水,鸟语带花香。3月23日,庐江县冶父山镇春意正浓,前来踏青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乡野欢度周末时光。

  此时,位于该镇冶父山社区许山里民宿的一间活动室内,民宿管家正带着游客学习古法扎染。只见游客将一个个白色的布袋平铺在桌面上,小心翼翼地拿起采集的花草,放在布袋上精心组合图案,再用小铁锤轻轻敲打,植物的汁液慢慢浸润到布袋上。不多时,一件件五彩斑斓又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就“出炉”了。

  在户外的一片竹林里,成千上万株翠竹随风摆动,一颗颗春笋破土而出,吸引众多游客呼朋唤友,翻找、挖采、掰折、剥笋,体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新奇和快乐。

  “你看这春笋又粗又壮,还带着一股泥土的清香。”游客李曼手拿刚刚挖出的一根春笋高兴地说,“原本只想来拍拍照,结果住了3天,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有采茶、挖笋等活动,一家人在这里玩得特别开心,都不想走了。”

  “进入春季,万物复苏,我们结合时令和本地特色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农事体验项目,让城里的客人住下来之后,能真正体验到农耕文化,感受乡村之美。”许山里民宿管家卢春园喜滋滋地说,通过“民宿+农耕文化体验”模式,近期民宿频频出现“爆单满房”,平均客单价更提升了20%。

  冶父山镇冶父山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还推出“春耕卡”,游客参与采茶、挖笋、疏果等农活,可兑换民宿优惠券,这一方面缓解了春耕用工压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大力推动以民宿为核、农事体验为媒的产业融合模式,形成了‘过夜经济’的乘数效应。”冶父山镇党委委员唐英武介绍,入春以来,冶父山镇6家民宿基本处于满房状态,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每增加1个民宿床位,就能带动多个相关就业岗位,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随着“一日游”走向“多日游”“深度游”,游客“流量”变“留量”,美丽风景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据庐江县文旅局统计,该县现有乡村民宿103家,“民宿+产业”融合模式带动14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约5万元,民宿相关项目为村集体年均增收2300万元。记者 许蓓蓓 本报通讯员 钱良好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东标】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