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位于淮南市凤台县的中环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发电板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自动化的生产加工机器正在繁忙运转。经划片、切割、串焊、叠焊、成品测试等工艺后,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制作完成,正准备打包交付客商。
“现在公司马力全开,加班加点生产,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中环低碳总经办主任程浩表示。
这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N型TOPCon电池和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创新成效显著。“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具有高输出功率、高转换效率、低系统安装成本等核心优势,能为客户降本增效。”程浩介绍,当前该公司成功跻身光伏电池量产转化效率第一梯队。
中环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产业基地项目是近年来凤台县招引的重大项目之一,全面建成后,预计实现180亿元的年产值,将提供6000多个工作岗位。
“中环低碳新能源光伏产业基地项目从开工到一期投产,仅用了100天,刷新了大项目落地的‘淮南速度’。”凤台县招商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让更多民营企业入驻,近年来凤台县委、县政府聚焦“优环境、促发展”,强化“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大力提倡“四到服务”,即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当好“服务员”。同时,该县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经营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和“放管服”改革,落实落细纾困惠企政策。2024年,该县规上民营企业总产值实现59.3亿元,同比增长37%;规上民营企业增加值实现9.4亿元,同比增长49%。
近日,2025徽商新能源产业发展链接会暨新能源商会成立大会在合肥举行。会上,安徽省新能源商会宣告成立,标志着安徽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政策、技术、资本与市场的深度链接,让徽商企业家与徽商商会供需面对面,精准“手牵手”。
安徽省新能源商会由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近十家新能源民营企业联合发起,是安徽省新能源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协同平台,目前已吸引大批新能源领域优质企业加入,覆盖光伏、风电、氢能等多个细分领域。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产业营收、规模等快速增长。2024年,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达到8290亿元。同时,该产业优势产品在全国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其中,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比重约1/2;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超过1100万吨,能力全国第一;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再生铅年产能219万吨,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安徽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地各有关部门精准施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合适的环境和土壤。下一步,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各类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多出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配行业发展进程的政策,鼓励更多民营企业植根产业发展。记者 罗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