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破除杆线困扰 农田建设增效-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3/27 09:03:19
来源:安徽日报

破除杆线困扰 农田建设增效

字体:

  “以前这里的田块大大小小、高低不平,农机下不了田,现在盘活了连片的小田,种田的综合效益大大提高。”马鞍山市丹阳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邵六海说。近日,他天天一大早就沿着田埂一路观察着秧苗长势,望着生机勃勃的成片稻田,他的眼里满是希望。

  丹阳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6680亩的农田分别流转自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新河村和釜山村。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成为合作社成员,将自家土地承包经营权折算成股份入股合作社,这样合作社成员既是社员又是股东。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以租金保底分配,盈余实行二次分红。

  “由于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是利用当地村民搬迁后田地资源大规模整合而成,田间留下了此前为村民供电的杆塔,严重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效果。”邵六海说。博望区属于国网当涂县供电公司供电范围,该公司新市中心供电所员工陶金明得知合作社被杆塔所“困”的情况后,他和同事一方面开展实地勘察,上报公司申请线路升级改造,另一方面,联合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积极寻求上级单位政策帮扶。经过精准实测,相关部门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迁移处于农田重要节点的农排线路,开展田间杆线迁改作业7次,新建改造配网变压器2台,迁改线路17.8公里,田块数量由1800余块减少至200块左右。

  为了助力当地农业用电无忧,国网当涂县供电公司还结合水稻抽穗、灌溉等关键时期,制作农时二十四服务节气表,严格把好用电安全关,和当地村民“结对子”,针对性帮助农民引接临时用电,更换不合格漏电开关、老化电线,对灌溉水泵、刀闸开关等供电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和排查整治,提供“一对一”安全用电指导。

  “杆线迁移了,线路也改造了,‘小田变大田’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与以往相比,亩均效益提高2000元。”邵六海表示,有了高标准农田,他准备扩大生产,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