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网安徽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员工李圣言、李方耀等人通过带电作业方式,更换存在缺陷的500千伏门兴5702线96号铁塔A相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本次作业全过程线路持续供电,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供电可靠性。
500千伏门兴5702线连接500千伏众兴变电站和500千伏龙门变电站,每天输送电量近680万千瓦时。此前,李方耀通过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进行装置例行巡视时发现,该线路96号铁塔A相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处于离线状态,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将无法判断故障点距离最近铁塔的准确距离,因此需要及时更换。
“申请进入等电位。”“可以进入!”伴随着电弧发出的啪啪放电声,李圣言快速用左手抓住导线,使得自身和带电线路形成等电位,再用右手继续按动电动升降装置的启动键,继续上升约30厘米,使得自身和导线几乎处于同一高度。
确认保护措施得当后,李圣言登上线路,迅速将身上的安全带和后备保护绳系于导线上,伴随着电弧发出的声音,他稳步向铁塔方向行走20多米,接近存在缺陷的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从工具包中拿出老虎钳、螺丝刀等工具开始更换作业。
当日下午,李圣言消除缺陷。李方耀和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值班人员确认新更换的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正常工作。
安徽是我国“西电东送”重要路径之一。截至今年2月底,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运维超高压线路和特高压线路27条,长度1700多千米,其中的±1100吉泉线、1000千伏淮芜线分别为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交流输电线路,长三角地区重要能源“动脉”,每年迎峰度夏期间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
近年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先后完成吉泉线、淮芜线2条特高压线路的14个无人机机场部署工作,建立“空天地”高压线路防护网,将过去每个月执行一次的线路精细化巡检周期缩短至每周一次,可以及时发现人工巡视较常忽视“盲点”隐患,进一步提升电网智能化运维水平,确保线路平稳运行。
“今年2月初春季检修工作启动以来,我们采取带电作业等方式消除500千伏及以上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隐患缺陷189处,先后完成500千伏平西5312、平肥5302等4条超高压线路检修工作,保障电力平稳供应。根据华东电网年度超高压、特高压检修计划,今年7月迎峰度夏来临前,我们共将完成12条线路合肥段的检修工作。”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负责人许义介绍。(李岩 丁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