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宁国:“碳均论英雄”逐绿向新-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3/17 17:20:33
来源:宁国市委宣传部

宁国:“碳均论英雄”逐绿向新

字体:

  近年来,宁国市以碳均效益评价为导向,通过生态护绿、项目用绿、金融活绿,差别化配置资源要素,推动优势资源向山核桃产业集聚,以森林碳汇“含绿量”提高山核桃产业“含金量”。

  严格管理抓“护绿”。大力推行禁用除草剂工作,对林间树木实施砍灌等社会化服务,明确禁用除草剂、合理使用低毒农药、科学使用复合肥等管理规范,引导林农禁用除草剂面积超过20万亩,推广使用割灌机12350台,从源头上控制滥用除草剂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近年来,全面禁用除草剂为主的生态修复成效初显,平均每亩山核桃产量增加10%至30%。

  项目牵引抓“用绿”。在万家乡西泉村完成宁国市首个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工作,生态产品总值(GEP)为16.50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价值量为15.63亿元,占总价值的94.77%。通过实施GEP核算项目,积极开发森林碳汇,促进参与碳交易,将森林固碳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创新开发宁国“探道西泉,低碳有你”募资项目,首创全省义务植树新形式,已募集资金5万余元,用于林区道路修缮和森林生态修复工作。结合前期开发的西泉村林业碳票项目,在旅游观光、就餐住宿等方面以每人30元的标准,给予义务植树尽责人消费优惠。

  探索试点抓“活绿”。建立“一评二押三兜底”机制,常态化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开发“核桃贷”“五绿兴林·劝耕贷”“皖农·云担通”“乡村振兴贷”,已办理涉林贷款1亿元。推动债权式“林票”改革试点,发放全省首批林票71份,票额总计312.7626万元,面积达1017.4亩,涉及70户林农和1个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通过市场化手段,高效配置市域内森林资源,建立起集森林质量提升、经济林产业发展、森林康养建设、木竹加工处理为一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胡起)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