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国网合肥:电力赋能 绘就发展新蓝图-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3/14 08:58:46
来源: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国网合肥:电力赋能 绘就发展新蓝图

字体:

  城市发展、电力先行。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科学规划电网,持续优化营商环节,助力绿色发展。可靠电力持续赋能合肥经开区,加速绘制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科学规划,建设可靠电网

  快速发展带动了用电需求不断提升,“十四五”以来,合肥经开区用电负荷年均增速达8.22%,2024年最大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大关,稳居全省经济开发区首位。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专责彭茁介绍,合肥经开区按照地理位置分为经开北区、经开南区两部分。经开南区于1993年启动建设,发展较为成熟,电网发展以优化补强为主。经开北区是近年来合肥市五大重点发展片区,众多重点项目陆续在此落地。

  “2024年合肥经开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9.43%,其中较多增量位于经开北区。我们通过电网规划建设,逐步改善之前的双辐射、长距离供电情况,打造更加坚强的主干网架。”彭茁说。

  截至2024年底,合肥经开区已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10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94.2万千伏安,电网规模较“十四五”初期增长了约30%,增长规模居合肥市各区县和开发区首位。

  服务转型,助力绿色发展

  走进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条流水线高速运转,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让人眼前一亮。“这条智能生产线日产冰箱6000台、洗衣机1.2万台。”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总监吴鸿凯介绍。

  智能家电是合肥经开区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之一,家电“四大件”年均产量近4000万台,产值650亿元。“为了更好服务合肥经开区传统制造业向绿色智造升级,我们通过合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24小时不间断监测合肥经开区用能数据,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综合能效提升方案,推进多种能源互补互济,不断提升绿色能源占比。”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专责王翔介绍。

  在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的协助下,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二期屋顶光伏电站建设。目前,该企业的屋顶光伏电站日均发电量超6万千瓦时,占每天总用电量的25%左右。“2024年入冬以来,供电公司上门帮我们制订能效提升方案。我们根据建议优化生产时段安排,在配电房内安装有源滤波装置,不仅供电质量得到提升,用能成本也下降了。”吴鸿凯说。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为经开区分布式光伏及储能项目并网开通绿色通道,让经开区企业用能更绿色。2023年初至今,合肥经开区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42座,总装机容量32.5万千瓦,储能站11座,装机容量5.8万千瓦/14万千瓦时,增量占合肥市总量的16.8%。

  政企联合,营商环境更优

  2022年初,位于经开北区的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启动建设,国网合肥供电公司于当年2月投运110千伏空港变电站,比客户意向接电时间提前近两个月,为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设备安装和调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撑。

  2022年,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和属地政府合作,统一收集新能源汽车等九大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信息;电力客户经理逐一上门对接企业,了解生产需求和排产计划,结合周边电网资源,提前调整电源布局、快速确定最优供电方案,为企业提供“免申即享”套餐式服务,实现“开门接电”。

  “政府部门在外部线路建设过程中提供协助,尽可能压缩建设时间。根据供电公司属地延伸投资政策,合肥新桥智能汽车产业园的16.2千米110千伏电缆接入工程费用无须企业承担,实现了企业红线外电力接入‘零投资’。”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责陈全说。

  充沛电力保障下,合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坚持“电等发展”,于2024年12月在经开北区投运首座220千伏变电站,保障了产业后续用电需求。

  2024年,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和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建立了“园网共建”协作体系,专属电力客户经理驻点服务,为企业提供“零距离”业务咨询和“一站式”办电服务。同年,合肥经开区内高压客户平均办电时间同比缩短近20%。(李岩)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