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含山县以“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数字赋能三大方向,推动民营经济在规模、质量、效益上实现新突破。纵观含山县2024年数字赋能制造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6%,制造业投资同比激增47.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7户,民营经济活力迸发,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产业升级激活“强链动能”
含山县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智能铸造等主导产业为突破口,通过“招大引强”与“链式发展”双轮驱动,推动民营经济向高端化、集群化迈进。2024年,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6个,其中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占比超四成,爱柯迪、鸿图、帅翼驰等行业内优质企业带动上下游30余家企业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闭环。
依托“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优势,含山瞄准长三角产业转移机遇,制定“链主企业地图”,通过“四比四看”专项行动筛选优质项目。帅翼驰新材料集团通过再生铝循环利用技术,为压铸企业直供液态铝合金,年产值达18亿元,带动周边企业降本增效30%以上。
同时,含山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通过依法收储、拍卖、建设标准化厂房等方式,实行“腾笼换鸟”。2024年,清理闲置工业用地9.81亩,清理低效工业用地252.18亩,盘活资源优先向高附加值项目倾斜。
数字赋能撬动“智造转型”
含山县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跃升。2024年,全县制造业项目竣工投产31个,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7.4%,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32.7%,数字转型成效显著。
强链补链是基石,节能降耗是良策。含山县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探索清洁生产模式,光伏、储能等绿色项目加速落地,为含山县制造业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
2024年4月,含山县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年培育方案,涵盖梯度培育、创新激励、数字转型及要素保障,包括建培育库、强化培育、促创新等措施,并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小巨人”、省专精特新冠军、省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奖金激励政策。据统计,含山县已有创新型企业8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户,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
乡村振兴注入“民企力量”
民营经济不仅是工业增长的支柱,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2024年,含山县9个涉农项目入选马鞍山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数量居全市首位,涵盖农业全产业链、文旅融合、生态开发等领域。
“含山大米”品牌订单全产业链项目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覆盖10万亩水稻基地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无人机遥感监测等设备,实时采集稻田生长数据,并上传至食品安全追溯云平台,实现“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透明化管理。
含山县预制菜产业园依托油料交易基础及本地食材优势,吸引初凡食品、司徒粉丝等企业入驻,开发即食菜品、特色酱料等50余个品类,年产值预计达5亿元。此外,追云谷生态园、凌家滩考古研学小镇、牛路探索营地等文旅项目,将农文旅资源转化为旅游IP,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从“铸造之乡”到“智造强县”,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升级”,含山县正以民营经济为支点,撬动产业能级跃迁。2025年,含山县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制造业投资向百亿规模迈进,一幅“链群协同、数实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图景已然展开。(唐延豪 李莹莹 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