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12日从宣城市生态环境部门获悉,该市持续深入实施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综合治理,不断强化应急管控、移动源污染防治、科学治污和统筹调度。截至3月初,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5,继续保持全省第2位。
宣城市调高绿色生态指标权重占比,梳理四大类共16项主要考核指标,逐年优化县市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案,2024年绿色生态指标权重占比达15%。先后投入1亿多元,构建“人工+数据监测+走航监测+视频监控+激光雷达扫描”为一体的智慧化大气监管系统,高标准开展颗粒物组分监测、大气源解析监测、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和重点排污单位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等各类专项监测。
该市利用大气立体探测站实施“AI+公共交通车辆走航”等项目和“国控站点电子围栏”项目,实现对空气污染源的全时段、全域覆盖、全过程监管。
该市还深度治理重点行业,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4697万元,推进钢铁、水泥企业加快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4年,该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5年全面达标,PM_2.5平均浓度29.8微克每立方米,保持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90.2%。(记者 张敬波 通讯员 周明助)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东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