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大别山麓的“冰雪奇缘”-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2/26 10:06:25
来源:潜山市委宣传部

大别山麓的“冰雪奇缘”

字体:

  当“雪花”飘落在大别山麓的潜山市水吼镇和平村,一场奇妙的“冰雪奇缘”就此展开。来自造雪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也唤醒了这座山村振兴的春天。

  北雁南飞:雪落大别山

  2017年盛夏,在哈尔滨长大的张斌,因一次“北雪南展”的招商机遇,站在了和平村的山梁之上。他随手抓起一把“麻骨石”,这种土难长庄稼,却是造雪的好基底。眼前,是皖西南连绵起伏的荒山坡。望着这片陌生又充满潜力的土地,张斌心中燃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这里打造一座滑雪场。

  “张总,真能行?”几名村干部望着这位执意要在海拔800米处建滑雪场的异乡人,脸上写满了渴望,却也难掩疑虑。那时的和平村,能算得上产业的,只有山坳里的毛竹和那几亩稀稀落落的茶园。

  然而,在这位来自哈尔滨的汉子眼中,大山的阻隔、偏低的气温和滞销的特产,这些看似劣势的“冷资源”,实则是一块璞玉。

  随着天柱山滑雪场破土动工,和平村的时空仿佛开始折叠。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在来自哈尔滨的教练手把手地指导下,挂上了滑雪教练的胸牌;还有人瞅准商机,做起了餐饮,办起了民宿。2018年雪季首滑当天,来自合肥的旅游大巴挤满了停车场,甚至还有从广东远道而来的游客。村民们临时支起的山货摊,半天就卖出了300斤笋干。

  春山可望:雪板绘出共富年轮

  元宵节傍晚,最后一抹霞光,给洁白的雪场披上了橙色的纱衣,热闹的滑雪场恢复了平静。哈尔滨教练杨欣荣在接待完最后一波南京的研学团后,在小徒弟杨名面前秀了一把精湛的滑雪技艺。冰雪运动“飞入寻常百姓家”,长三角地区大批的研学团涌向雪场,杨欣荣难得过了把瘾。

  随着夜幕笼罩,200米外山腰处的漱玉山房民宿,管家方晓明正往土灶里添柴,腊肉在锅边“滋滋”冒油,砂锅里炖着的天柱石耳老鸭汤香气四溢。“昨天合肥客人预订了十罐辣椒酱,别忘了打包。”他叮嘱着家人。冰雪游火了,民宿的15间客房全部订满。方晓明手机里存下了长三角二十多家旅行社的联系方式,仅这个冰雪季就接待了500人。

  “就打放马寨野茶这个品牌。”此刻的村部里灯火通明,新茶上市在即,村支书方志和几名村干部正在商量村里那片海拔900米以上的集体茶园的经营事宜。曾经寂静的小山村因滑雪场火了,曾经无人问津的野茶、笋干,如今也成了抢手的山货,村里整理好了以前散乱的茶园准备打造高品质绿茶。

  夜色渐深,山风拂过每一个忙碌的背影,他们因这片雪而汇集,也乘着冰雪经济的快车,日子越过越红火。(朱浩 许心雨 程西林 王雪君 聂雨方)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