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当涂大青山脚下,十里桃花含苞待放,李白文化园内诗声琅琅,涂里游船码头的霓虹倒映在姑溪河面,与非遗跳马灯的璀璨光影交织成一幅流动的古今画卷。这座饱浸千年深厚文脉的江南小城,正紧紧握住文旅融合这支妙笔,于新时代的广袤宣纸上,豪情万丈地挥毫泼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近年来,当涂县坚持以加快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文旅融合为强劲引擎,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交融、协同发展。在这股强大的驱动力下,当涂县旅游经济日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化基因解码 沉睡资源焕生机
走进桃花村村民王翠兰的农家小院,青砖黛瓦间悬挂着缤纷彩灯,游客正兴致勃勃地体验“桃花酿”制作,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的每个角落。“早些年,守着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村里建起露营基地,我家年收入翻了三番。”王翠兰的感慨,折射出当涂“文化活水”引来的致富经。
当涂大剧院戏台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黄梅戏《为你好》,“能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充分说明传统戏曲也能讲好当代故事!”谈笑间,悠扬的戏腔与喝彩声交织回荡,传递着传统戏曲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
原创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浸润人心,离不开当涂文艺工作者的坚守与传承。其中,《云是鹤家乡》剧目荣获2024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当涂民歌节目更是在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一举斩获第三届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大会金奖、第十五届皖江八市群艺(民歌)大赛金奖、第三届“池州杯”长三角民歌邀请赛最佳表演奖等多项殊荣。
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以创新利用、焕发生机,背后离不开当涂精心规划构建的“一区五块”发展格局,通过采用“管委会+村镇+公司”模式推动景村一体化发展。完善以游船码头、露营基地、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水陆空”文旅新业态政策体系,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以“文旅+”“+文旅”为发力方向,不断盘活乡村闲置土地,增设禾趣营地、流浪日落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詹村、万山村先后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十里桃花 万亩果园”风貌获评安徽省百佳乡村旅游示范点,“X065藏泉路”获评2024年马鞍山市“十大最美农村路”。
产业矩阵成型 全域旅游显活力
每年端午时节的护城河上,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船桨翻飞间,选手们齐声呐喊,展现出蓬勃的力量与团结的精神。“我们连续多年举办锦标赛,单日最高吸引观众5万人次。”赛事总指挥兴奋地说。在当涂,这样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月月都有,已然成为常态。大青山半程马拉松、龙虾啤酒季等特色文旅IP,逐渐声名远扬,成为当涂对外展示的一张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当涂立足产业强基,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品,重点打造“太白有礼”“大青山诗仙桃花礼”等特色产品,实现“从土特产到旅游商品”的华丽转变。据统计,当涂特色节庆活动带动消费超5000万元,其中长三角游客占比达75%。
在甑山生态园私汤民宿,上海游客张女士边品茶边赞叹:“没想到乡村民宿能媲美五星级酒店。”近年来,园区通过“民宿+”模式,巧妙融合茶社、餐厅等多种业态,节假日入住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2024年月平均接待量为1.7万人次,假日期间日均接待量为0.2万人次。目前全县已培育皖美金牌民宿1家、省级特色美食村2家、省级精品主题村2家,形成完整的文旅消费链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选择。
科技创新,为当涂文旅产业的升级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太白镇推出的“李白”NPC互动对诗项目,巧妙地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感受诗仙李白的豪迈与浪漫。此外,“国潮唐风演绎”、簪花打卡、西游主题巡演夜场秀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也相继开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2024年,暑期日均接待量突破3000人次,其中年轻游客占比超六成。这充分展现了当涂文旅产业在创新驱动下的无限活力与吸引力。
品牌效应凸显 诗意栖居引客来
夜幕下的涂里码头,游船缓缓驶过光影长廊。在千字文故里,来自外地的游客陈先生正用手机拍摄非遗展示:“通过《新闻联播》看到当涂的跳马灯,特地来实地参观。”他兴奋地说道。这正是当涂“新媒体+文旅”战略的成效。
近年来,当涂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招募4名自媒体博主、网红名人为“当涂文旅推介官”。邀请安徽省知名主持人、千万粉丝级网红拍摄文旅短视频,累计点赞转发达22.4万,阅读量破210万。成功将当涂的美景、美食、文化等全方位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2024年,当涂县推出了“博物馆说文物”系列视频和讲座,在社教活动中分享文博知识、推介精美文创产品。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开展了35场沉浸式、交互式“行走的博物馆”活动,参与人次近10万,持续让传统文化向基层延伸。
人才培养为可持续发展筑基。刚获评省级乡村旅游人才的民宿主理人周经理说:“县里每年组织培训或考察活动,让我们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目前全县已培育11名省级经营管理人才,形成“老中青”三代传承梯队,为文旅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从“藏在深闺”到“门庭若市”,当涂的蜕变印证着文旅融合的乘法效应。在这里,深厚的文化记忆成功转化为丰富的旅游体验,秀美的生态颜值也切实催生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县,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激情澎湃地谱写着一曲气势恢宏的“山水田园交响曲”,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通讯员 黄令如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