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科技创新与数字赋能双发力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2/13 11:05:33
来源:马鞍山日报

科技创新与数字赋能双发力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字体:

  2月8日,和县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

  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支撑。去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困难,和县经济仍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县生产总值(含郑蒲港新区)达到423.8亿元,增长7.1%,其中制造业增长14.8%,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53.7%。在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下行的情况下,“三新两绿一高”等新兴产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营收增长30%,达到13亿元。

  实现产业深度转型的关键路径非科技创新、数字赋能莫属。近年来,和县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实现“双提升”,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30家。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累计达5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6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65家,较2021年分别实现“翻番”和“翻两番”。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4%,居三县之首,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化工新材料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全国企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典型案例,县经开区入选“安徽省新材料产业10强园区”。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是稳住发展全局、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力量。

  在这次“新春第一会”上,和县重点部署任务,依靠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尽管目前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如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产业格局有待优化、科研投入强度不足、创新载体建设滞后、数字赋能强度不够、政策机制不健全等,但这些差距也为和县提供了追赶空间。和县将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区位、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将痛点难点转化为技术攻关命题,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五大重点 勾勒发展新蓝图

  这次“新春第一会”,和县确定“五个重点”工作任务。

  高效能推动项目攻坚是重中之重。项目是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谋划项目方面,和县对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导向,聚焦补短板、增后劲的重点领域,抓紧谋划储备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平台;开展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攻坚行动,提高项目储备的精准度和成熟度,力争年内储备项目转化率超20%,政府投资类项目50%以上达到初设、30%做到施工图、100%做可研;在招引项目上,持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聚焦重点区域和产业定位,采用多种招商方式,用好特色产业基金,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以上,其中固投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10个,努力在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创新链“双链主”企业招引上取得突破;建设项目时,充分发挥“四定”工作平台作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七未”项目攻坚,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解决用工、用能、用钱、用地难题,确保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高站位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全力争创省级创新型县。和县将搭建创新平台至关重要,今年按照省重点实验室或省企业研发中心标准,重点培育普米阳、宇邦新材料等企业,跟踪服务天能钠电研究院筹建,确保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平台4家,力争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零突破”;深化创新对接,常态化开展“和县企业高校行”“专家教授和县行”双向活动,打造各类专家队伍,鼓励企业入驻南京科学岛“研发飞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力争全年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0项以上,完成科技成果登记不少于270项。营造创新生态,加大资源统筹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施“和聚英才”计划,招引高端人才15名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800名。

  高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催生新质生产力。和县将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全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实施蔬菜产业振兴“六大行动”,建设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引进经营主体,改进基础设施,推出精品线路,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智能物联网系统,新增新型经营主体和蔬菜企业,组建蔬菜产业集团,举办相关活动,发展“蔬菜+”新模式新业态,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80亿元;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数字赋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培育“五百亿级”新材料和“超百亿级”新能源、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产值超20亿元企业5家,其中超50亿元企业2家,通过“智改数转网联”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天能马鞍山副中心建设;把文旅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抓好全域旅游、全链旅游、全季旅游,推进“九个一批”,实施数字化改造,构建全域旅游格局,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引进培育“数智云网链”项目,新增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组建大数据公司,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高质量培育经营主体,企业是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的核心力量。和县将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梯次培育机制,推进“双倍增”“双清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成长型企业,统筹抓好“四上企业”培育;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服务品牌,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城市“软环境”,提升城市美誉度。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积极创新,推进生产组织、技术、产品、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高标准数字赋能千行百业,拓展数字赋能新空间。和县将赋能绿色转型,运用科技化、数字化手段加强环保监测和问题整改,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培育零碳园区;赋能开放联动,建设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分工,利用跨境电商拓展外贸订单,争创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赋能民生服务,推动数字技术与公共服务融合,丰富居民“一卡通”应用场景,建设城市大脑,提升城市运营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赋能社会治理,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构建数字化网格体系,探索数字化党群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种姿态 凝聚发展新合力

  面对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和县各级各部门将以三种姿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进入并保持省、市“第一方阵”。

  压实责任,以一盘棋的思想抓落实。各载体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职尽责,当好“施工队长”,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部门之间要协同配合,构建党委统筹、政府主抓、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强化调度,县委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县政府月度经济运行分析会重点调度关键指标。

  争先创优,以超常规的举措抓落实。提升视野格局,树立大开放理念,将工作放在全国、长三角一体化和全省全市的大格局中谋划考量,联动推进工作。拉高工作标杆,各项工作都要朝着“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目标努力,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打造特色品牌,实现并跑领跑。锤炼过硬本领,保持本领恐慌,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科技创新、数字赋能领域的新知识和新趋势,做到懂科技、懂产业、懂企业、懂企业家。

  实干担当,以奋斗者的姿态抓落实。紧张快干,对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抢抓先机,雷厉风行,确保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敢闯敢干,打破思维定势,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大胆尝试创新。(通讯员 和轩)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