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合肥港南淝河港区船来船往。一边轨道吊车升降腾挪,一边各色集装箱鳞次栉比,生产作业繁忙有序。
“1月份,南淝河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近五万标箱,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7.9%,件散货达24万吨,增幅超过预期,实现首月开门红,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徽港口集团合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列刚介绍。
南淝河港区位于包河区南淝河右岸迎河作业区,水深常年保持在3.5米~4.5米,有着优越的通航条件。港区集装箱业务主要服务于合肥市家电、汽车、光伏等产业,目前已开通合肥-芜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两条中转航线,合肥至上海洋山等直达航线,助力“合肥造”产品通达国内及世界各主要港口。
“2025年,我们将推进南淝河港区集装箱业务快速增长,计划突破53万标箱,同时件散货达到340万吨。”陈列刚表示,今年将优化业务服务,拓宽航线网络,全方位支持全市相关产业发展与运输需求。
航道纵横交错,船舶整装待发。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合肥市将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运输结构调整需求,拓宽航线覆盖面,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许露瑶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