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马鞍山市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
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努力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争先出彩,为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马鞍山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传达了安徽省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精神。马鞍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迎锋解读了2025年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马鞍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天奇宣读了关于表彰马鞍山市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
袁方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是大方向、大逻辑、大思路。从去年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看,抓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就是增强发展支撑力、驱动力、竞争力、变革力。要勇担使命,把握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的新方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全域数字赋能为路径,以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性抓手,以“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为驱动,以项目和场景为带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议强调,要聚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提升“双招双引”质效,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一体推进引资、引才、引技,推动现有企业和现有项目增资扩产;提升项目建设质效,持续深化“七未”项目攻坚,千方百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提升项目谋划质效,深入研究政策,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攻坚,实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建设一批”良性循环。要聚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优化创新空间布局,用好本地“家门口”资源和上海、南京、合肥等地资源,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优化成果转化路径,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和高校院所科研成果清单,健全“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合作机制,推动更多科学成果加快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优化人才驱动机制,实施诗城英才“千里马”计划,打响“立马创业”城市品牌,扎实推进“青年未来城”建设。要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聚力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要聚力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支持龙头科技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提升企业感受为导向,办好“采石会客厅”,完善“企声响应”机制,全力解决企业反映的每一件事,加强正面宣传、提升城市美誉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把对数字时代和市场发展的敏锐性转化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的主动性。要聚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快场景应用示范和宣传,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会议强调,要勇闯新路,拓展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的新空间,以数字赋能制造业带动一产、三产数字化转型,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要赋能高颜值生态,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治污、治岸、治渔水平,完善“智慧环保”平台功能,加快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要赋能高起点开放,推动科创平台、产业体系、创新生态与沪苏浙、京津冀、大湾区等融通对接,建设智慧港口,高水平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要赋能高水平融合,建设智慧城市、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实施科技强农、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做强农村电商。要赋能高品质民生,推动数字技术与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托幼、物业等公共服务融合,推进文旅和科技深度融合,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激发消费活力。要赋能高效能治理,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推进政府流程再造,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构建“多网合一、一网统管”数字化网格体系。要赋能高标准党建,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智慧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党群工作模式。
要全力推进“开门红”各项措施,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外资外贸、提振消费、落实政策等各项工作,引导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要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葛斌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快速起跑,努力在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展现新作为。要敢于领跑,以一马当先的姿态冲锋在前,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要提速奔跑,以快马加鞭的闯劲攻坚突破,坚持干字当头,加快集聚创新动能、提升产业实力、推动全域赋能。要竞相赛跑,以万马奔腾的气势推动落实,经常对照检视“五问”,运用“七未”理念,深入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投产项目现场观摩等推进机制,全力以赴夺取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柴胜松 高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