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以奋斗之姿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庐阳新篇章-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1/05 16:01:31
来源:庐阳区委宣传部

以奋斗之姿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庐阳新篇章

字体:

1月4日,合肥市庐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据悉,该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4.5%左右;连续七届跻身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综合实力百强区”,赛迪百强区位居全国第71位、连续四年实现进位。岁序更替,2025年,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在合肥主城又开启了新的续写。

  2024年,在庐阳区三十岗乡,一座名为“未来”的“新城”正拔地而起。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承载“国之重器”,勇担历史使命,成为大湖名城连接未来的科创策源地。2024年,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签约落地,“科大硅谷”庐阳创新园区正式启用;“庐州壹号”母基金自管和参股基金总规模超315亿元。随着各类科普研学活动不断推出,科学艺术周活动举办,深空探测科普艺术馆开馆,崇尚科学已在庐阳蔚然成风。

过去的一年,庐阳聚焦城市更新,科学规划提优布局。聚焦城市建设,建成通车迎松路等9条道路,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开通运行;新建10个停车场等。聚焦城区治理,新增23个“和美小区”,都市清华小区荣获国家级“美好家园”称号;蝉联全省文明城区等称号。聚焦城乡环境,PM2.5浓度同期改善率居四城区第一,饮用水源水质优良率100%;完成森林抚育近3000亩,新建、改造绿地面积23.8万平方米。

  新年伊始,位于大杨镇的仪器仪表产业园一期项目一派生机勃勃的建设景象。以仪器仪表产业园为代表的项目建设以及项目招引接连按下“快进键”。2024年,庐阳签约落户50个传感器亿元企业,30个“十四五”重点项目梯次展开,高质量发展动能十足。

  围绕“2+3+X”产业方向,这一年,庐阳巩固提升金融商贸两大优势产业,4家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入驻运营,合肥金融广场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引进50家国际一线品牌和区域首店,四牌楼商圈入选全国商业力TOP100指数榜单。培育壮大光电与仪器仪表、软件与信息技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新开工建设4个产业园,举办2024年合肥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构建“一港七园”传感器产业格局;新增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志邦家居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三大新兴产业营收增长超13%,庐阳跻身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同时,前瞻布局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未来产业。

  迈步2025年,庐阳区将坚持科技引领,更加突出高能级创新。围绕创新平台拓展,全力服务保障未来大科学城建设;链接高校院所,促成不少于70项科研成果“三就地”;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园一期等科技产业承载平台建成投用。围绕创新主体壮大,健全科创平台、孵化器绩效考核制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达成技术合同交易额不低于110亿元,保持高价值发明专利增长20%以上。围绕创新环境培育,将建成运营科学岛国际科学会议中心等学术交流枢纽,打造科研服务专业楼宇和特色园区,成立专业化运营人才发展公司,组建总规模不少于5亿元的科创基金。

迈步2025年,庐阳区将紧盯“2+3+X”产业方向,计划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总投资超200亿元;承接国际消费,全区实现限上零售额超500亿元等。同时,通过实施服务业倍增行动、楼宇经济提质行动、商圈能级跃升行动等牵引性行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发挥长三角C9+联盟作用,多措并举创优营商环境等方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迈步2025年,庐阳区将围绕城市开发建设,科学统筹空间利用,系统推进片区开发,建成大房郢路等16条道路,开工启航路等20条道路,服务保障四里河路涉铁工程、轨道交通S1号线建设。围绕老城有机更新,建成交付山林岗一期等复建点安置房;加快龙高照等片区整体规划与综合开发;实施16个老旧小区改造;谋划南淝河沿线靓化提升项目,推进城市公园一体化运营试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背街小巷、“三无小区”等区域整治力度;推进南淝河等流域管网完善工程。

  科技创新蓄势赋能,产业经济蓬勃向上,城区建设持续向好……推开一扇扇城区之窗,中国式现代化的庐阳画卷跃然眼前。2025年,站在新的起点,庐阳区将进一步推动产业提档、项目提速、空间提质、治理提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以奋斗之姿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庐阳新篇章。(何晓珺)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