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安徽肥东中苑菜市场停车场,一辆辆款式不同、造型各异的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正停在惠民充电桩前充电。
“我中午来这充的电,扫码支付一元充了两个多小时,还退了七毛多钱。”在停车场取车的张先生说,没有这个惠民充电桩前,只能靠“飞线”充电,既麻烦也不安全。
2021年,肥东县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进入创建周期后,该县文明办工作人员发现,农贸市场周边、老旧小区、拆迁安置楼等区域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上楼充电”现象屡禁不止,既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市容市貌,成为社区治理的“老大难”。
为解决这一难题,县政府实行“商电改民电”的措施,取消物业企业不合理收费,并给予充电桩建设补贴,连续补贴3年。最终敲定“一度电只收0.8元、钱用不完可原路退还”的惠民充电桩举措。
惠民充电桩“一子落”,电动自行车治理“满盘活”。随着惠民充电桩的普及,肥东县拆迁安置楼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问题,农贸市场周边、老旧小区、沿街商铺“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问题都迎刃而解,曾经的“老大难”变成了如今的“示范点”。
目前,肥东县已建设这样的惠民充电桩508处,插孔5000多个。安装地点从农贸市场周边、老旧小区、拆迁安置楼,正逐步扩展到人民路等重点路段。(彭红玲)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