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科普研学与旅游目的地建设合肥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的科技、文旅领域相关机构和专家,省科协、省文旅厅领导及合肥市科普研学相关企业负责人近200人参会,围绕“如何将合肥打造为中国科普研学和旅游目的地”这一核心问题开展研讨。
活动发布“一个共识”“一个平台”,成立科普文旅和研学专委会,整合合肥市科普研学资源,并提出打造“东方超环”科普大IP。
活动由安徽省科普文化产业协会、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
科普研学游“各自为政”?“一盘棋”来了
合肥作为创新高地,科普研学资源富集,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化零为整?
活动成立了科普文旅和研学专委会。专委会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旅游学会、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环球文化旅游集团等多家单位发起,将发挥“桥梁”作用,集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高新技术企业等力量,并提供学术研究、智力支持、人才培养、国内外科普文旅交流、课程开发运营指导及活动组织等服务,促进安徽省科普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活动中,“科旅通”安徽科普研学地图正式发布。作为科普研学在线服务平台,“科旅通”聚合了安徽省全境科普研学资源,致力于“搭起戏台”,让研学基地、研学课程、研学导师等要素汇聚起来。目前合肥市已有合肥市科技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体验馆等70余家研学基地及8家研学机构进驻平台。公众可在该平台上了解研学动态、预约研学课程。
“一个共识”,科普研学到合肥
“基于合肥已有的政策基础、规划基础、资源基础、建设基础、人才和区域优势,合肥打造成为全国科普研学游目的地的条件已经具备,并且一定实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副院长程艳表示。
活动中,来自全国科技、科普、文旅领域的14位专家联合发起“合肥‘中国科普研学与旅游目的地’建设共识”。安徽省科普文化产业协会、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中青旅博汇等26家单位作为共识发起单位,将链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各区域资源,共同推进合肥科普研学游发展。
“合肥聚集了科技、人文、历史资源,这是科普研学的基础,希望通过共识的发布、平台的打造,让更多人看到合肥在思考、安徽在行动、全社会在努力,也期待科普研学游的整合打造,从合肥启动,辐射长三角,进而走向全国。”上海市政协委员、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荣誉主席王小明说。
“科普研学到合肥”如何“落子”?已有方向
2024年,省市领导圈定重点课题《合肥打造全国科普研学游品牌研究》在活动上发布研究成果,提出“以品牌引领科普研学与旅游高质量发展”,要结合合肥特色,构建1+6+N的科普研学品牌矩阵。
合肥或将以“东方超环”大IP作为龙头引擎,建设全国科普研学游品牌标杆,并围绕“合肥独特的科技资源”推出6大精品科普研学游品牌,进行垂直领域IP打造,将合肥的科普场馆、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然保护区等串联起来,构建N个科普游线路品牌,形成覆盖全面、内容丰富的科普研学游网络。
“合肥科普研学游品牌的维护关键在于要练好内功,抓住科普研学三要素不断提升建设,即环境、课程和导师培养。”安徽省科普文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夏莹表示。
合肥科普研学游空间在哪?369万人次用脚步回答
当前,合肥市共有230家科普研学基地,发布了80余条科创科普研学线路,开发了千余套科普研学课程。今年1至9月,全市接待研学旅游游客369.6万人次,同比增长16.7%,省外游客近50万人次。
合肥有何“磁场”,
能够吸引各方科普研学人群?
科创资源是科普研学游的源头活水,也是合肥由“科技创新策源地”走向“科普旅游和研学目的地”的关键密钥。
近年来,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在建、预研大科学装置13个,并以创新聚变助推产业裂变,梯次布局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光伏新能源等战新产业,超前布局量子计算、先进核能、类脑智能、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合肥的高位推动和各方实践,成为“科普研学到合肥”的强引擎。
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郝小宁表示,科普与研学旅游融合发展,既是政治任务,也是产业发展需要,更是民生工程。
合肥聚焦全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动实践,把科创科普游作为“合肥市第一游”首位发展。同时,各行业的探索实践让科普研学品牌建设多点开花:科大讯飞依托智能体验馆、人工智能科普讲堂,开发了“1+1+N”课程体系,并于今年10月成立科普研究院;安徽青松食品从食品生产“老本行”向外延伸,打造多项课程,并走进校园、社区开展食品科普;合肥磐石科技将旧厂房进行改造利用,打造科普研学目的地,带领孩子探秘科技馆的“源头工厂”,并开发科普产品……
未来怎么“整”?各方支招
面对科普研学发展新趋势和新机遇,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普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周建强认为,要满足多元化和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应当做到“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资源市场化、市场竞争品牌化、内容生产智能化”,实现科技、教育、旅游三者的融合发展。
针对“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资源市场化”问题,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纪光水表示,要做深科普研学的深度、广度和热度,用统一平台化零为整。要引入市场机制才能持续发展,各方携手建设一个平台、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进而打造一批爆款产品,打响“科技创新看安徽,科普研学到安徽”品牌。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晨光表示,将加大科学岛的高端科技资源的科普化,助力合肥打造科普研学游目的地建设。
合肥市科协党组书记朱涵说,合肥将以“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普之城”为目标,拟制定《合肥市建设科普之城(2025-2027年)建设方案》,推动科普与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合肥打造全省文旅枢纽城市和全国科普研学游标杆城市。
在市场竞争品牌化方面,中青旅博汇(北京)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伟认为,合肥科普研学游乃至合肥文旅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打造“东方明珠之于上海”般的首位地标,牵住“牛鼻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招鲜”,用“一张”城市封面,打造旅游吸引力。其次,要让科普和旅游双向奔赴,在旅游地创设科普场景,用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跳出学生科普研学游固有印象,王小明认为,应当树立“大科普研学游”理念。以提升人的科学素质为目标,做全龄段科普,并推动新时代科普研学游全域一体化;要以“产-学-研-用-展-游”的方式,实现全社会协同参与,构建普惠与市场融合的科普研学游服务体系;使用技术手段丰富研学游课程,并建立科普研学游览质量指数,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科普研学教育体系。
抓住机遇,推进科、文、旅融合,科创之城合肥正作为。(张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