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龙虾季的落幕,当涂县护河镇青山村光峰家庭农场的260亩水稻田也迎来了丰收。由于龙虾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今年该农场的水稻产量再创新高,每亩产量达到了550公斤,稻、虾总产值预计可达180万元。
“过去,我主要养殖龙虾,龙虾销售完,田地便闲置下来了,我深感可惜。”俞光峰回忆道,“2022年,我主动联系了县农业农村局,在他们的建议下,我开始尝试稻虾连作模式。”稻虾连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实现了两种产物生产周期的完美衔接,增加了经济效益,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
2023年,在稻虾连作的基础上,俞光峰在专家的指导下,又大胆尝试了“蟹麦连作”这一新型农田综合种养模式。经过近一年的摸索与实践,养出的螃蟹产量高、规格大,深受市场欢迎。
当涂县的广袤田野正在上演一场场农业革新,传统的种植观念被打破,新的农田综合种养模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石桥镇济东村,一项名为“稻鸭共生”的创新项目也为村民带来了致富新路径。该项目通过将水稻与鸭子共同养殖在同一田块中,既种植了“绿色米”,又养殖了“生态鸭”。今年6月,济东村在村部附近选取了一块面积8亩的荒地,成功将其改造成“稻鸭共生”试验田。如今,试验田里鸭子成群,稻谷金黄,一片生机盎然景象。
据济东村党总支书记杨宏梅介绍,插秧后至开花前,鸭子被散养在稻田里,它们不仅成为稻田的“除草禽”“杀虫禽”,还起到了“解毒禽”的作用,提高了水稻的有机化程度,实现了种养结合、绿色生产。同时,济东村还与专业农业公司合作,引入了先进的种养和管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稻鸭共生”的专业化水平。
初步估算,该试验田水稻亩产可达450公斤,8亩田预计能带来约2.2万元的收入。而与水稻共生的“生态鸭”一年可以养殖两批,按每只80元的价格出售,可额外增收1.92万元。此外,大油菜种植也将为村集体带来约0.7万元的收益,总收入预计可达4.82万元,实现了“一田多用、一地多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与此同时,石桥镇团林村的“菌上开花”食用菌种植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走进团林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平菇菌包整齐排列,一朵朵平菇鲜嫩肥厚、长势喜人。村干部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筐、运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去年,团林村流转了1亩土地搭建了3个大棚开始种植食用菌,并配备了保鲜冷库。今年,基地继续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平菇进行种植,共采购了3000个菌菇包,预计将为村集体增收约4.5万元。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拓宽销售新渠道,打响‘菌上开花’食用菌品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村委会+公司’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逐步建成集基地种植、产品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努力让这小小的食用菌成为村民们的‘致富伞’。”团林村党总支书记徐孝文表示。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当涂县将继续立足资源禀赋,不断探索新路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讯员 林郁文 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