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通过“乡村小喇叭”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出一条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
该项目由临涣镇法律服务所主任王士宏发起。王士宏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宣讲高手”,从1997年开始,他就在临涣文昌宫、茶馆担任义务讲解员。2016年6月,王士宏以临涣镇12家茶馆为阵地,发起成立了“乡村小喇叭”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他本人获评2023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为全省唯一入选者。
“小阵地”搭建“大舞台”,传统阵地“活”起来。临涣镇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所在地,也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远近闻名的“古茶镇”,当地群众也保持着在茶馆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传统。“乡村小喇叭”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充分结合茶馆人流量大、受众多、信息传播快的特点,将其开辟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阵地,把茶馆打造成开展理论宣讲的“微平台”和联系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使项目开展更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
“小团队”焕发“新活力”,宣讲队伍“强”起来。通过从不同职业和群体中选拔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同志,挖掘宣讲“新面孔”。2021年,王士宏又创新了“移动茶馆”宣讲新模式,和志愿同伴到周边等地巡回宣讲,进一步拓展宣讲工作覆盖面。联合茶馆业主,通过对部分茶馆内外部进行简单的装饰修缮,定期在茶馆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根据群众需求提炼的“一杯茶七步调解法”,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做法和知名品牌。
“小载体”汇聚“大能量”,宣讲形式“连”起来。“乡村小喇叭”宣讲员们跳出传统“说教”的宣讲方式,融合淮北大鼓、梆子戏、柳琴、坠子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让理论宣讲和文艺活动相结合,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采取理论宣讲和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遗进乡村、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以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让宣讲更有力量。在王士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从“品茶客”变成“泡茶人”,纷纷加入“宣讲+调解”团队。
“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宣讲内容“实”起来。去茶馆的茶客大多是当地百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乡村小喇叭”宣讲员们用通俗易懂的乡土语言,以“拉家常”的方式展开,让群众愿意听、听后受启发。“乡村小喇叭”宣讲员们经常“泡”在茶馆,用心观察社会百态,听茶客诉说风土人情,收集整理励志故事等,这些知识、案例、故事等宝贵资料成为日常宣讲的丰富养料。(郜锋 任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