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安徽省六安市淠河总干渠两岸层林尽染,如诗如画。巍巍大别山,泱泱淠河水,透露出岁月的坚韧,记录着六安老区历史的沉淀与文明的光辉。行走于六安大别山国家旅游通道,可以感受到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蓬勃魅力。
“文化是一个行业的灵魂,积淀着一个行业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个行业独特的精神标识。”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聂爱国表示,一个行业有没有特色,能否在社会上留下印记,归根结底要看它的文化元素浓不浓厚。交通建设不仅仅是修路,还要与当地的产业、资源、文化等交融相织,成为服务群众出行、推动产业发展、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推动文化资源价值转化
行走在大别山国家旅游通道上,天地间,翠绿与蔚蓝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大片云朵在天空中游走,影子在山峦上穿行。置身其中,呼吸仿佛也变得更加沉静。
大别山国家旅游通道全长259公里,跨金寨、霍山两县。沿线分布有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等7个红色人文景点,天堂寨、铜锣寨、白马尖等15个自然风光旅游景区。“建设之初,我们就把路域文化、旅游元素与扶贫通道建设统筹设计,不断挖掘红色历史,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和旅游精品路线,让红色财富和旅游资源共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宏说。
金寨县红色小镇斑竹园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坐落在大别山国家旅游通道旁的斑竹园旅游接待中心驿站,一楼展厅以红色历史融合现代元素,突出传承红色基因。“大别山国家旅游通道贯通后,来我们这里参观的游客逐年递增,去年已达40万人次。”斑竹园旅游接待中心驿站讲解员付群说。
“我们在交旅融合上采取了很多创新性举措,有力推动了金寨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促进了交通旅游业发展。”金寨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马锐介绍,金寨中国红岭公路是一条风景独特的旅游环线,吸引了众多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自驾游客。
远望烟霭缥缈,耳畔溪水潺潺,风中花香阵阵……走进霍山县陡沙河温泉小镇,如同走进“世外桃源”。陡沙河村位于霍山县西南部,村里有独特的温泉资源,有着“千年锶温泉、人间美人汤”的美誉,村庄改造开发与大别山国家旅游通道建设同步进行。
“过去,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现在已达2.5万元。”陡沙河村党支部书记黄文才高兴地说,近年来村里逐渐形成了以温泉养生为核心,带动有机生态农业、中医药健康、特色民宿融合发展的“1+3”产业模式,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仅改变公路沿线村容村貌,也提振了人们的精气神。”霍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董开业介绍,大别山国家旅游通道霍山县沿线的村庄基本都建设了村史馆,有的还谱写了村歌。
磨子潭镇宋家河村村史馆由文化礼堂、匠艺作坊、送驾茶社等6个部分组成。“这里是展厅,也是村民经营和活动中心,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向心力、凝聚力,让乡村公共空间更有温度。”磨子潭镇党委书记高武说。
深挖底蕴展示交通文化风采
“风在耳边激荡,路奔向四面八方……你的希望就是我的方向,你的微笑让我更加坚强……”这首由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创作出品的《一路向阳》交通之歌,唱出了老区交通人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豪情。
近年来,六安市交通运输局深入挖掘交通文化底蕴,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交通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六安交通大讲堂”“道德讲堂”活动,组织“五四”青年座谈会、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用职工身边“小事”阐释党和国家“大事”,让职工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2022年以来,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已累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42场。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529国道叶集段新建工程、346国道升级改建工程……在皖西交通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们争分夺秒抢抓施工“黄金期”,锚定“赛质量、赛安全、赛进度”的劳动竞赛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奋力跑出交通建设“加速度”。
近年来,六安交通打造的“舒美畅行·运政红”“路安先锋”“开路先锋”等党建品牌,获得市直机关十佳党建品牌等荣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荣膺国际道路联合会全球道路成就奖环境保护类专项奖,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荣膺“十大长三角自驾游推荐线路”,金寨中国红岭公路入选全国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六安还开通703群众就医早班专线、菜农专线、“网信普法”公交专线等多条惠民专线,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交通文化焕发全新风采。(吴敏 顾磊 严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