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丨走出水清、岸绿、产业优的发展新路——中部地区深入推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4 06/07 08:20:29
来源:新华网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丨走出水清、岸绿、产业优的发展新路——中部地区深入推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字体:

  新华社合肥6月6日电 题:走出水清、岸绿、产业优的发展新路——中部地区深入推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新华社记者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长江流域(赣皖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同属中部地区的两省在长江干流和支流阊江流域同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阊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同样流经该县的率水是新安江的最大支流,2012年,国内第一个跨省(皖浙)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流域开启。

  12年过去,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已在包括中部六省在内全国多地的重要流域水系深入推进,让流域上下游间走出了一条水清、岸绿、产业优的发展新路。

  在湘赣两省交界处,有一条萍水河(下游称渌水),是江西萍乡和湖南醴陵的母亲河。

  2019年以前,河流上下游遍布钢铁、化工、建材等工厂,水体一度受到严重污染,两地群众曾因河流跨省污染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如今,萍水河犹如一条绿飘带,自赣入湘蜿蜒流淌,两岸群山叠翠,农家屋舍错落有致,上下游群众和睦共处。

  

  这是2024年5月26日拍摄的萍水河湘东段景色。(彭亮 摄)

  “萍水相争”为何变成“萍水相亲”?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关键是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萍乡市湘东区河长办专职副主任邹勇介绍,萍水河发源于江西境内,向西流到湖南醴陵后被称为渌水。改革开放后,萍水河两岸工业迅速发展,河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质时常出现V类甚至劣V类,严重影响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对下游的醴陵来说,饮用水安全甚至一度难以保障。

  转机出现在2019年7月,赣湘两省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明确上下游的职责和义务,双方约定,以交界处断面水质为依据,如果当月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Ⅲ类,由湖南补偿100万元给江西,反之,则由江西补偿湖南,协议有效期为三年。2022年7月“三年之约”到期后,鉴于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现了多方共赢,赣湘两省再次签订补偿协议,续约至2025年12月底。

  生态环境提升后的萍水河沿河两岸,吸引“零799”艺术区、海绵城市植物培育基地等一个个项目落地,也让流域周边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文旅饭。“我与江口村的强村富民公司一起合作,向有关单位申报批准,开发了游船观光项目,每天前来乘船的游客络绎不绝。”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旅游从业人员易磊说。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中心主任阮堂亮说,上下游省份共同守护一江碧水,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体现了促进生态“含绿量”转变为发展“含金量”的决心和恒心。

  当年“吃螃蟹”的皖浙两省,已经着眼未来,开启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的建设。在新安江两岸及上下游,变好的不只是水质。

  绵密的细雨没能阻碍游客乘船游览新安江山水画廊的兴致。开完一个航次返回公司吃午饭的船长朱淦利告诉记者,“今天又是200人,满员。”朱淦利是新安江上的老船长了,这些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推进让他开船更省心。“退渔禁捕扯掉了河道里的渔网,江面的生活垃圾和枯草树枝也有人捡拾,如今在新安江上开船,真的就像在画中行走。”朱淦利说。

  

  这是2023年10月5日拍摄的黄山市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九砂段(无人机照片)。(樊成柱 摄)

  黄山市歙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余学武说,歙县正倾力打造新安江歙县段70余公里旅游产业带,整合良好的生态、悠久的古徽州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等资源,拓展旅游产品业态和消费场景,联合浙江淳安等地围绕新安江—千岛湖这一区域打造旅游大通道。

  近年来,中部地区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工作。2019年,赣湘两省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1年,河南省与山东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3年年底,郑州市、洛阳市、三门峡市签订《黄河流域(伊洛河)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截至今年1月,财政部已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全国21个省份在20个流域(河段)建立起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力推动流域水质改善和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6月1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施行,标志着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入了法治化新阶段。(记者陈尚营、水金辰、黄浩然、明星、牛少杰)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