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有滋有味】万千石蛙龙王潭-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4 02/02 17:30:44
来源:休宁县委宣传部

【休宁·有滋有味】万千石蛙龙王潭

字体:

  说到棘胸蛙,知者寥寥;再提起石蛙,不少人知道,因为叫声像鸡鸣,在徽州的民间,则管叫它石鸡。

  既为鸡,总是拿来吃的,前面有一个“石”,必是山野之物。

  幼时,长辈们聊徽菜,无不认为最好吃的是石鸡,其鲜美,无出其右。他们津津乐道,我在一边听着,下意识地咽着口水。

  一天,真拎回了两只黑乎乎湿漉漉的家伙,其状相当丑陋,一眼看过去,与癞蛤蟆长相甚近;仔细瞅,却有不同;背部更黑黝、有小刺,头宽、下唇突出…….

  家里人说,这就是石鸡,难得吃到的,得用火腿炖。

  我当时再有想象力,也很难想像这副模样的东西能做成一道好菜。

  炖了一钵,全家人吃得颇有仪式感,一招一式都挺庄重。我吃了一只腿,喝了半小碗汤,还有两片火腿。

  确实是好吃无比,要不然半个多世纪前的事情能记忆犹新?

  家人都说我这个夏天不会生痱子、长疥子了。我听了似懂非懂。

  父亲还回忆起他小时候在老家下汶溪的山涧里捉石鸡的情景。它们喜欢生活在溪水边的阴凉处,那些终日没有阳光的仞壁上或石缝里。怕光,一见光就趴着不动了,点着火把,一逮一个准。

  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吃过几回,或清炖或红烧,请吃的人都要眉飞色舞地隆重推出,还特别强调:道地野生的。

  一桌人都作专注倾听状,吃时亦很小心,生怕漏洒一点。

  现在,野生石鸡是国家保护动物了,进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可不能再捕捉、食用了。

  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石鸡也实现了人工养殖。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饭店餐馆都能吃到石鸡,尽管它是一道传统的徽菜。倘若红烧,十来个客人,也就一人一筷子吧。

  看来,它的养殖技术含量高,门坎不低啊!

  这也引发了我对石鸡人工养殖的好奇。

  于是决定去一趟休宁的源芳乡,听说那里的龙王潭有一个相当规模石鸡养殖场,主事的人被称为“石鸡王”。

  养殖场在一个山坞里,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地进去,路宽仅容一车。

  山不高,林木葱笼;坞不深,流水淙淙。养殖场门口有一横跨,上书:龙王潭石蛙。养殖大棚有数排,错落有致。

  我突然发现,这里再没有“石鸡”二字出现,皆以“石蛙”称之。在这样一个正规的养殖基地,当用学名。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也立马改了口。

  主人是王积祥、王国勇父子,王国勇不在家,他一直在外面忙市场;王积祥快七十了,精神矍铄,忙个不停。看来是儿子主外、父亲主内的格局。

  老王看我是个外行,就带我从小蝌蚪看起。

  大棚屋里,几缕微弱的阳光有气无力地透漏进来。蝌蚪们如一个个小黑点,密密麻麻地匐在潮湿的地上,它们吃蔬菜,当然要剁得碎碎的。

  一旦成为幼蛙,伙食就不一样了,吃黄粉虫,又叫面包虫,也是养殖出来的,营养丰富。

  成蛙除了黄粉虫,还吃蚯蚓。一般长到二两,就可以卖了。龙王潭这里的销售量一年是三万多斤。

  “每斤多少钱?”

  “一百五十元。”

  想想饭店里菜单上一份石蛙(无论清炖还是红烧)后面的“时价”二字,我真想在这里大吃一回。

  整个养殖场里静悄悄的,我想“听取蛙声一片”而不可得。老王笑着说:四月这里最热闹,石蛙交配期,整个山坞里一片叫声,像多少面鼓在敲打。

  池子里怎么都有一个地方盖着一块块像木板一样的东西?

  老王见我奇怪,弯下身子,哗啦一下将东西掀起,哇,像开了锅一样,藏在下面的几百只石蛙轰一下跃起,四下奔跳,看得我眼花缭乱。

  “石蛙怕光,整天躲在下面,像住进了房子,有安全感。只有在清晨天麻麻亮时和晚上天快黑时才爬出来。池子里是黑黝黝的一大片,乌亮乌亮的。”

  我注意到每个池里都有一个管子在细水长流,另一个管子则把水排出。

  水质对石蛙的养殖之重要我略知一二。两年前,我曾采访过一位环保工作者,他说:能养活石蛙的水是最没有污染的。

  这股山泉一路下来,鸟语花香,草深林密,无人之境。

  光有水还不行,空气、光照、雨水、温度…….要模拟石蛙的野生环境何其难啊!

  这也是养石蛙虽附加值高,但养殖者小众之缘由。

  说起小王,老王口气自豪:现在大事由他来定,他眼光看得远。

  乡里也很支持,帮助解决了许多困难。

  龙王潭的石蛙现在是供不应求,发往京沪与南方的居多。

  一个古色古香的小盅,加几片火腿与姜片,文火炖两个时辰,盅盖轻揭,清汤如许,香气袅袅,肉质鲜美。

  这滋补、这味道、这享受,非文字所能描写。

  作者:许若齐

  视频:休宁县融媒体中心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