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皖北全面振兴,产业发展是根本支撑,开放创新是关键路径。近年来,亳州市强化平台思维,以价值链接为关键,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做活做足发展的乘法,为产业集聚发展创优环境、积蓄动能。
开放平台 拓展区域合作
加工钢筋、叉运钢材、组装配件、搭建脚手架……11月22日,在亳州高新区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施工现场,工人们各司其职,加紧推进各项工程进度,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
“今年9月正式施工,目前1号综合楼已完成土方开挖、垫层施工;2号车间已完成土方回填,开始一层的结构施工;3号车间基础施工已完成。”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项目部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蒋伟杰告诉记者,项目一期各项工作正按序时进度推进,预计今年底,完成2号车间主体结构封顶。
该产业园项目是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及《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的示范项目,上海市奉贤区于2022年11月在亳州高新区注册成立东方美谷(亳州)投资有限公司,2023年2月签订《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共建合作协议》。目前规划一期60亩,总建筑面积约42000平方米,拟建综合楼1栋、高标准厂房2栋及若干辅助用房。
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项目是亳州市积极打造开放平台,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平台思维开展多维度、全方位的区域大合作,对接头部企业,吸引优质项目。”亳州市投资促进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猛告诉记者,该市已与沪苏浙的三个市(区)26个园区签订了共建协议,今年已新落地项目51个,总投资超过270亿元。
打造层次更高、环境更优、辐射更强的开放平台,亳州还在构建外贸大平台和运输大通道上积极作为。
亳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成投用皖北首家保税芝麻、药食同源商品仓库,加快建设中国(安徽)自贸区亳州联动创新区和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布局建设亳州港多式联运物流园、市快递物流综合产业园等物流中心,涡河高等级航道改造升级基本完成,亳州机场预计2024年通航,加快实现要素资源在更大市场空间的配置。
招引平台 培育发展增量
11月24日,涡阳县体育中心东场馆内热闹非凡,各类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和群众在这里交流询价、推销特产、品尝好物、下单订购。
当日这里正在举行中国·涡阳首届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作为亳州市唯一入选2023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和制造业综合百强的“双百强”企业,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通过和面、擀面皮、切面条、煮面条等环节演示,让现场观众亲身感受其高筋面粉等产品的特性。
“产品展示和现场演示,让客商亲身体验我们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也通过视频直播方式,让更多客商了解我们。”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广领说。
本次博览会以“老子故里 道源涡阳 绿色生态 发展共享”为主题,共邀请省内外134家生产企业,旨在展示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加强农业合作与交流,提升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们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投资合作平台,搭建全国优质农产品供销专业对接平台,共同谋划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创新路径、振兴路径。”涡阳县委副书记、县长丰霄寒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亳州市持续做强招引平台,立足现代中医药、白酒、高端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成功举办第39届药博会、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2023全国调味品产业大会、长三角中药产业发展论坛等系列高规格展会,精心承办全省肉牛产业、高端绿色食品产业现场会,将搭建招商平台带来的“流量”转化为项目线索的“留量”、产业发展的“增量”。
1月至10月,亳州市新招商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3个、计划总投资1413.3亿元,个数、金额分别同比增长83.7%、164.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居全省第3位。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8.7%、居全省第1位,民间投资增长13.7%、居全省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居全省第4位。
服务平台 优化营商环境
“40多天就完成了20%的工程量,项目建设进度非常顺利。”东方美谷(亳州)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执行经理王玉潇告诉记者,作为亳州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合作共建项目,该项目签约落地以来,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在依法依规办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快项目落地。
亳州市坚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平台,完善创新平台,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该市建立与企业家周六面对面现场解决问题机制,开通12345热线为企服务专线,实行重点企业(项目)包保制度,干部至少每月电话联系1次、每季度走访1次包保企业,认真倾听企业心声。
对企业诉求问题实行“清单+闭环”办理,开展“优环境、促发展”等活动,帮助企业找政策、找市场、找订单、找人才、找员工、找资金,做到凡事必结、凡事必复,全力为企纾困解难。
创新推出“免申即享”“一键申报”等改革举措,推行“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等服务模式,累计为335家工业企业分幢办理不动产权证,推动融资贷款40余亿元,有效盘活企业“沉睡资产”,让企业感受到温暖和贴心。
突出创新引领,强化人才支撑,协同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目前已建设国家级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安徽工程大学亳州孵化器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0家,与5所高校合作设立离岸孵化中心,开展“‘亳’揽英才 智汇药都”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动,借科研之力增产业动能。
“用平台思维集聚发展要素,更要推进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亳州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龙洪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市今年已累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企业问题5521个,已解决5496个,经营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在确保安全、质量和环保的前提下,我们正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王玉潇说,产业园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届时将引入上海古华药业等知名中药企业,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记者 任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