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为文旅融合注入活力-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3 08/14 16:19:44
来源:合肥日报

“研学+”为文旅融合注入活力

字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暑期以来,以深度体验和实践学习为目的的研学旅游不断升温,颇受市民青睐。在寓教于乐中涨知识、增见闻,合肥市内不少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成为研学游的热门目的地。

  特色研学 发掘地域文化

  “铜器的锈迹告诉我们时代的印记”“很难想象古时技术能雕刻出这么繁复的纹样”“赞叹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大饱眼福”……

  8月13日,在安徽博物院新馆,“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圆满结束。在该展厅四周的留言墙上,贴满了一张张来自游客的亲笔留言。字里行间,家长、孩子们兴致高昂,表达对汲取文化知识的热切之情。

  今年暑假,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研学需求,安徽博物院利用馆内资源空间,推出江畔“铜”话、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小讲解员夏令营等主题多元的假期特色研学活动。截至目前,安徽博物院共举办各类研学活动近50场,受益人数超11万人次。

  此外,安徽博物院新馆还常设“安徽文明史陈列”“徽州古建筑”“江淮撷珍”等专题展览,并不定期开展各类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以吸引游客多渠道深度了解博物馆文化。

  文物具有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魅力;而文化传承活动,则为学生群体在暑假中放下书本、亲身实践提供了好去处。

  合肥市文化馆和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雕心琢艺 暑期时光”非遗体验营在假期里火热开营。非遗体验营设有9个班次,包含庐州泥塑、庐州面塑等多个非遗项目。

  与此同时,该馆暑期免费少儿文化艺术班也同步开设。毛笔、硬笔、竹笛等11个班级招收学员415人,每门8节课程。“暑期活动主要面向全市少年儿童,让孩子们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感知美,以美育促进孩子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合肥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游治学 打造“行走课堂”

  “这里是张辽的衣冠冢,可以看到两边还分别刻着‘三曹’的诗句。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日前,在“走读老城”庐阳Citywalk活动现场,特约导赏员、全国优秀导游刘自若正认真讲解,一旁的青年大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据“走读老城”负责人介绍,“走读老城”庐阳Citywalk活动推出招募消息48小时内,便迅速吸引了国内外共139位大学生参与报名。

  “活动现场招募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代表,还有来自纽约大学、滑铁卢大学等高校的留学生代表近20人。”该负责人说。

  以脚步丈量城市脉络,用热心捕捉真实体验。漫步合肥城区,在环城公园和逍遥津公园,可体悟“赤阑桥头”的浅吟低唱,追忆“金戈铁马”的三国往事;沿着红星路、淮河路走一走,文艺生活与现代繁华也相得益彰。

  “合肥是科创之城,也是人文之城、美食之城。今天我品尝到了很多传统小吃,感受到城市的气质韵味。可以说这样的Citywalk经历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希望下次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詹同学如此表示。

 文旅交融 领略城市风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研学游的颇受热捧,合肥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旅游+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化。

  作为安徽省红色研学线路点位之一,渡江战役纪念馆在暑期开展了“全能小民兵”、初心之“旅”等品牌教育活动,让观众亲身体验红色峥嵘岁月;与之相隔的安徽名人馆,举办行知学堂“名人读书会”、皖风时令等主题社教活动,将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如何让更多孩子了解农耕文化?长丰县海宝村深挖农耕文化,通过“农耕文明史诗”“农耕VR体验”“研学手工作坊”等,打造以“农耕体育旅游”为主题的靓丽研学路线,吸引青少年前往学习和掌握农产品从播种到生产的全过程,畅享“农耕返璞”之旅。

  位于肥东县砚山脚下的包公故里文化园,是国内首个可互动、可体验、可娱乐的情景式包公文化旅游区。该园区创新结合科技史和数学文化,开设九章算术主题日等活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青年教师开展合作,将科学教育、人文历史与本土IP包公进行有效联动,把科学教育嵌入寓教于乐的文旅项目……

  “暑假里和几个朋友一起在旅行中为孩子安排了研学项目,实地游览了解到的历史文化故事等对孩子更有吸引力,孩子们对此兴致很高。”市民陆琪表示。

  在名胜古迹,感悟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在田园农庄,体验农忙耕种的劳作辛苦;在红色景区,铭记革命先辈的光辉历史……接下来,合肥将充分挖掘城市文旅底蕴,基于文旅资源打磨创新研学产品,推动文旅资源与学生研学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记者 许露瑶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