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人事 政情 本网 旅游 图片
新华网 > > 安徽频道 > > 正文

安徽舒城:“小香椿”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2023年05月07日 16:39:52 来源: 舒城县委宣传部

    春日里,来到舒城县阙店乡转水湾村,任奶奶家房前屋后近2亩多的香椿已经成熟了。春风拂面,迎着暖阳,任奶奶正采摘着新鲜的香椿芽,“家里栽种了这些香椿树,喂养一些鸡鸭,每年有近万元收入。”退出贫困户队伍已经4年了,对如今的生活,任奶奶感觉好像做了一场美梦!

    转水湾村的香椿生机盎然,“目前,我们主要种植红油香椿,近1600多亩的香椿基地,已成为‘阙红’香椿系列产品的核心产区。”转水湾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映辉介绍说,近年来,在安徽省委编办定点帮扶下,转水湾村从过去无资产、无资源、无主导产业的“三无”村,到栽种“香椿树”,深加工“香椿芽”,打造“香椿园”,探索一条以“小香椿”为依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富民之路。

    扶贫,栽下一片“香椿树”

    转水湾村位于舒城县阙店乡北部,紧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佛湖,大别山余脉主峰马鞍山坐落境内,巢湖第一大支流杭埠河经此地转弯继续向东而流,人间天河淠史杭灌区的舒庐干渠穿境而过。

    过去,这里交通不便,进一趟县城近1个多小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落后,村民们纷纷外出寻找机会。这里盛长香椿树,2014年,省委编办选派的第六批驻村帮扶干部王许来到了转水湾村。香椿芽被称为“树上蔬菜”,更是绿色食品,素有“开春第一鲜”之称。王许发现新鲜的香椿在合肥、杭州等市场上可以卖到40至50元一斤。

    现成的土地、现成的劳力。王许和村两委经过一番调研,决定把村民发动起来,组建香椿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抛荒地、空隙地大量栽种香椿。如今,该村已建成年供30万斤的香椿基地16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种植香椿5000多亩。

    攻坚,建成一个“香椿厂”

    让土地不闲着、让大家有事做、让地里长出有用的好东西,同时,也为城乡居民的餐桌上增添一份美味,栽下一片“香椿树”,只是第一步。

    种香椿的那么多,又如何带动致富?2017年,省委编办选派的第七批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兴红、副队长江万永和专干张驰来到转水湾村接续帮扶。如何继续将“香椿”经济做大做强,工作队和村两委广泛调研、多方争取,决定在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

    利用村里闲置多年的一块建设用地,通过“引凤还巢”引入本地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村建设阙红香椿酱厂。2017年9月,香椿酱厂建成投产,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延长了香椿产业链条。同时,通过招收贫困人口进厂务工,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月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让‘阙红’香椿系列产品走出去,被人熟知。”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兴红,副队长江万永和村书记赵后年一行跑市场、参加推介会、展示展销会等,争取上级单位支持,联合举办产品推介会、香椿采摘节,两次受邀参加全国政协机关农产品展销会;与合肥周谷堆市场、“合家福”等商超以及部分单位、机关食堂等对接合作。2018至2019年实现香椿产业年收入32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

    振兴,打造一片“香椿园”

    人间四月,莺飞草长。走进转水湾村香椿观光基地,空气中弥漫着香椿特有的清香,顺着阶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山岗上有高台,台顶建亭,游人停下歇息,清风习习、气韵俱盛;或站在台上纵目远眺,杭埠河两岸生机盎然、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接力帮扶,薪火相传。2021年6月,省委编办选派第八批驻村帮扶干部陈杰来到了转水湾。舒城县推动全域旅游战略机遇,如何立足转水湾的区位优势,结合“香椿园”和马鞍山旅游开发,陈杰和村两委调研考察后,谋划的转水湾民宿项目应运而生。

    省委编办八年来定点帮扶,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与广大群众攻坚克难、接续奋斗,转水湾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2022年转水湾村香椿特色种植获评第十五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如今的转水湾商贸街、关外香椿园观光基地、香椿深加工体验基地、游客接待中心“一街、两基地、一中心”已经建成,文农旅融合的民宿项目——转水湾“无名初.望椿阁”即将建成运营。

    “椿”来相约转水湾、游香椿园、品香椿宴、住望椿阁……如果春天可以用味道来描绘,那么请来转水湾尝一盘香椿吧,一口就能从中吃出阳光和微风的气息,你能感受到“椿”之蓬勃的生命力。(古玥 杜晓)

    

[责任编辑: 周雨濛 ]
敬请关注“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