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人事 政情 本网 旅游 图片
新华网 > > 安徽频道 > > 正文

《诗话安徽》新书出版

2022年05月13日 17:15:45 来源: 安徽教育出版社

   

    近期,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话安徽》一书正式推出,其中精选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安徽诗词近三千首,描摹了江淮自然山川画卷,谱写了安徽历史人文华章,以诗为安徽代言,引导读者穿越漫长、广袤的时空,对安徽来一次“自然和人文”的审美巡礼。

  安徽简称皖,是镶嵌在祖国东南部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长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安徽山川雄伟壮丽,人物文采风流,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将安徽自然分割为皖南、皖中、皖北三大板块。黄山、九华山雄峙于皖南,天柱山耸立于皖中,均为天下奇观。皖北则为一望无际的千里平原,是古今著名的粮仓。

  安徽的文化艺术成就,尤其值得大书特书。《老子》《庄子》两部道家哲学巨著均产生于皖北,淮南王刘安的 《淮南子》,东汉名臣桓谭(淮北人)的《新论》,亦享盛名。清朝以徽州为活动中心的 “皖派”学术,绵延三百年的“桐城文派”,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都是安徽文化的杰出代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安徽是一个诗意盎然的省份。举凡吾皖山川风物、文化遗存、伟人业绩、细民营生,均在诗中有丰富而生动的反映。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郁为文栋”的曹氏父子之诗,都是汉代文学史上的明珠,为安徽诗歌史预设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钟情安徽的山水画卷,留下了吟咏安徽的名篇佳作,如众人耳熟能详的南朝诗人谢朓,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杜牧、九华四俊等,宋代诗人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郭祥正、状元词人张孝祥、理学家诗人朱熹,清人施闰章、龚鼎孳,等等。

  近年来,各地的旅游文化部门倡导 “唐诗之路”,一些热心的学者亦参与其中,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安徽诗歌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皆有很高的知名度,十分适合打造此类项目,如 “皖南唐诗之路”“皖江唐诗之路”等。仅以诗仙李白的安徽诗歌之路为例,李白二十五岁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江东下,在出川不久即途经天门山时,留下了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的千古绝唱,天门山遂成为 “李白迷”的打卡地。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 ),李白受朝廷征召,高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安徽南陵扬鞭跃马,直奔京师。李白曾游黄山,并有多首咏黄山诗,如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等。清人沈德潜诗云: “黄山亘古来,吟咏始太白。”李白游踪至池州九子山,觉此山名不雅,遂更名九华山,并作联句诗纪其事。如今黄山、九华山的景点多有以李白诗句命名者。李白又曾乘舟沿长江至天柱山 (又名皖公山)旁,遥望此山作 《江上望皖公山》,有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的名句。对安徽三大名山,李白均有题咏。这也激发了后世许多诗人的关注与吟咏热情。天宝后期,太白在宣城瞻仰谢朓遗迹, “临风怀谢公”,写下了一批名作。“安史之乱”中,李白因 “从璘”获罪,亦曾避居宿松,长流夜郎遇赦后,至宣州当涂投奔其族叔县令李阳冰,临终时托李阳冰为其保存文集。李白潇洒飘逸、跌宕起伏的一生,与安徽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足为诗歌史上的千秋佳话,经其品题过的名山胜迹,必将成为散发永恒艺术魅力的文化资产。

  近年来,安徽教育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把握时代脉搏,出版一系列广受好评的精品力作。此次《诗话安徽》的出版,即是这家出版社拓展安徽的诗歌文化、旅游文化领域的一次探索。(李冰冰)

 

[责任编辑: 周雨濛 ]
敬请关注“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集成阅读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4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