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走进位于安徽省图书馆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安徽传习所,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这里就是蒋云和四位同事工作的地方,这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正在挑起古籍修复工作的大梁。
终日与“故纸堆”打交道的古籍修复师,也被称为“古籍医生”。一本本因虫蛀、受潮、酸化等损毁的古籍在他们手中“重生”,继续着传承文明的使命。
“修复一部古籍,要经历配纸、拆书、修补、喷平、折叶、装订等20几道工序,不一样的破损情况还需要不一样的技法。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甚至更久。”虽然过程很苦很熬人,但蒋云认为,能用自己的双手让一册册古籍获得“重生”,很有成就感,不但能实现人生理想,还能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
在很多人印象中,做古籍修复都是具有一定年资的人。今年29岁的蒋云说,“作为青年修复师,虽然修补古籍的工序繁复,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上很多科技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让修复更精准。”在他们的工作台上,除了毛笔、镊子、剪刀、排刷、铅坨、敲锤等传统工具,还摆放着纸张测厚仪、纸张纤维检测仪和酸碱度测试仪等科技设备。
暗黄的残页,是时间的痕迹,“重生”的喜悦,是追光的青春。蒋云和小伙伴们耐得住寂寞,用巧手和匠心,让古老的文字、绵延的文明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呵护好这些古籍,让它们活得更久一点,这是古籍修复工作的意义所在,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我们这项事业中来。”蒋云对此充满期待。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和同伴一起研讨修复古籍方案。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正在查看将要修补的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正在整理古籍修补专用工具。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正在用纸张测厚仪测量古籍纸张厚度。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和同伴们一起修复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用显微镜观察纸张纤维。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和同事一起查看即将要修补的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正在手工调制修复古籍用的浆糊。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和同事一起查看即将要修补的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正在检测纸张的酸碱度。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的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正在修补古籍。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安徽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年轻的“古籍医生”正在集体学习。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蒋云在工作之余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4月24日,下班之后,蒋云跳绳健身。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