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人事 政情 本网 旅游 图片
新华网 > > 安徽频道 > > 正文

解读“广德魅力”

2021年10月09日 17:12:36 来源: 广德市委宣传部

   “广德魅力”挡不住!

  自今年7月起,先后已有郎溪、桐城、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当涂、安徽师范大学、砀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0余家代表团密集赴广德考察学习。

  一个县域,为何有如此魅力,成为党委政府、行业协会、知名高校等考察团的热门“打卡地”?

  答案在于广德释放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魅力。“近日,《小康》杂志社独家发布‘2021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广德位列第79位。‘十三五’以来,广德成功实现撤县设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昂首挺进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创新四个‘百强县市’,各项工作都具备了当典范、争排头的条件,跨越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广德市委书记陈红英介绍道。

  “广德魅力”是怎样炼成的?

  城区风貌

  竞争力:产业板块挺起经济脊梁

  在众多考察团“取经”学习中,广德电子电路企业始终是“必选课”。

  “必选”的背后是广德电子电路产业的声名远扬,行业中流传一句话“安徽电子电路产业看广德”。

  广德电子电路企业有多强?

  安徽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子电路企业集中在广德,产值占比超过80%;国内电子电路厂家中每五台垂直电镀设备,就有三台产自广德;3家企业位列全国“综合PCB企业”百强,3家企业位列全国“内资PCB企业”百强,建成全国唯一的电子电路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被授予“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创新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等称号。

  没有突然的优秀,任何优秀都来自厚积薄发。“电路板尽管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但过去大家都认为是一个污染产业,很多地方不愿意发展。”广德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巫自新介绍说,“环保是最核心的先决条件,环保搞不好,产业绝对发展不起来。”

  因此,广德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规划,在建设3200亩电子电路产业园之前,就建设了日处理量 4.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专用污水收集管网及固废处理中心。

  这种“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循环利用”的创新性做法,得到生态环境部和华东督查中心的高度肯定,被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命名为“广德模式”,并在全国同行业进行推广。

  环保问题的破解,既解决产业发展后顾之忧,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打开了广德电子电路产业的局面,一些企业慕名而来,主动到广德考察投资。

  目前,广德电子电路投产企业8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已形成“玻纤纱—玻纤布—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电子产品应用”的基本产业链,产业集群度安徽省第一。

  但一个县域不能只有一个支柱产业,产业发展上的“主导与多元”,是广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辩证关系。在电子电路产业异军突起的同时,广德还聚焦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形成了“四大产业板块”。

  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广德发展得风生水起。依托上汽通用汽车研发试验中心、上海国家机动车检验检测中心两大平台,广德集聚了慈兴集团、亚太集团等众多领军型企业及100多家关联企业,形成6大类8000余种产品,年产值近百亿元,初步形成“零件—部件—检验检测”产业链条,获批安徽省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基地)。

  慈兴产业园内汽车轴承加工生产线 工人对刚下线的轴承进行检测。王锐 摄

  “四大板块”成长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形成广德工业发展的“四梁八柱”。2020年,“四大板块”产值超280亿元,占工业产值47%以上。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树牢工业首位意识;在工业首位战略中,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广德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二十年来,广德始终咬定‘工业强市’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工业是强县之本’的理念已深入广德干群思想深处。”陈红英说。

  截至目前,广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2家,居全省县级第2;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连续三年获评增速十快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居全省同类县市第5。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平台载体的强力支撑,与广德“四大板块”同步壮大的,是县域发展平台载体的不断升级。

  支撑力:多极发展塑造新平台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广德产业平台—广德经开区,那就是“强劲”。

  在安徽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广德经开区连续四年位居30强;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5.4亿元,财政收入达19.33亿元;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成功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培育名单。

  一个县域产业发展平台,为何有如此强劲的势头?

  15年前的2006年,广德经开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再到2013年9月广德经开区以“一区两园”方式扩区,整合提升迈向2.0时代。

  当时间推进到2018年,广德经开区迎来标志性节点,加挂“安徽广德皖苏浙产业合作园区”牌子,升级完成“一主三辅”差异化发展格局,也为东向发展和跨省融合提供新的广阔平台,迈向3.0时代。

  2018年11月,广德迎来发展的“大势”,接连收获政策“大礼包”。最重要的莫过于,溧阳、郎溪、广德三地探索打造的苏皖合作示范区上升为国家规划,以及“一地六县”合作区概念的横空出世。

  围绕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安徽将其列入全省“五个区块链接”重大决策部署,更是专门为广德、郎溪两县出台“二十条”干货十足的支持政策,这在安徽历史上十分罕见。

  如果说政策的支持是发展的先机条件,那么具体的落实则需要平台作为发展载体。广德加速将政策的“含金量”转换为发展的“新动能”,苏皖合作示范区邱村先导区应运而生,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区、综合协调中心服务区起步区等片区破土而出。

  这为广德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意义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

  从全国来看,这是首次以县为单位,推进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大大提升了广德知名度和影响力。上半年,广德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3亿元,增长24.8%。

  放在长三角来看,两大平台使广德融入长三角占据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先机,将释放国家、省份等多重政策叠加效应,助力广德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县域排头兵。

  于广德而言,苏皖合作示范区是“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的先行基础,“一地六县”合作区是苏皖合作示范区的深化创新,两者内在贯通,且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产业合作,而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等高对接。“一旦招引到‘压舱石’、‘引爆点’式大项目,广德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广德市市长周其红说。

  目前,广德正与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拟共同建立长三角宣城(广德)—湖州产业合作区,已达成规划衔接、产业合作、生态环保等“八个一体化”合作意向;与上海航天八院合作,打造航天科技产业园。

  “广德产业平台已从过去的乡乡点火、村村冒烟,蝶变为如今的多点支撑多极发展新平台。”周其红说。这为广德开创“双招双引”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吸引力:“顶格”战法刷新速度

  “从第一次接触到今天正式签约,没想到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项目敲定了。”6月30日,黄河泵业与广德邱村镇正式签约,刷新了广德“双招双引”新速度。

  新速度的背后,是广德持续高质量推进“双招双引”,打出一套组合拳。

  做好“双招双引”工作,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直接决定着成色。因此,优化干部力量成为广德招商的出发点。

  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广德成立了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招商工作组,并从各部门精选优秀干部,形成一支包含六大产业(汽车制造、综合配套、信息电子、智能装备制造、农旅文化、现代服务),六大片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北京)的专业招商队伍,并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能力培训。

  解决了“谁去招”“招什么”和“在哪招”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如何招”。

  广德并没有走过去拼政策、拼土地等招商老路,而是突出产业链招商和“亩均效益论英雄”,创新手法、步法和打法。

  最为典型的是广德树立平台思维,拓宽招商渠道,发挥以商引商,驻点招商、拓展商会展会招商、基金招商、中介招商等专业力量,激发乘法效应。

  从以商引商来看,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切实感受到广德优越的营商环境后,相继引进华域皮尔博格、奥德韦尔等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但招商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招商不能只顾“拉车”,更要“修路”,广德的打法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广德率先在全省推行“全程电子化”改革,开展“专人对接主动跑”“兑现政策快速办”“倾听企业家之声”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企业家,做到服务环境让企业家省心。

  这其中,“倾听企业家之声”备受好评,被广德企业家频频点赞。

  截至2021年8月,广德累计召开12次“倾听企业家之声”座谈交流会,累计为165家参会企业解决问题312个,极大地提高为企服务效率。

  “倾听企业家之声”的背后,是广德坚持“顶格”战法,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

  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运行副总经理王斌分享了一件“走心”的小故事:“永茂泰准备上市期间,各家子公司需要出具涉及多个部门的‘无违法证明’,广德市政府得知后顶格推进,立即组织13个相关部门集中审核,仅用5个小时就完成审核盖章程序。”

  盖章故事看似很小,折射出的却是广德营商环境的大文章。“只要企业来了,市领导都要放下所有的工作,让出时间给企业,倾听企业家的声音。”陈红英介绍。2021年上半年,广德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5个、5亿元以上项目9个,分别是2020年同期的1.6倍、2倍。

  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仓库内,排列整齐等待出货的汽车关键零部件。王锐摄

  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广德更是在全省县级率先建立了“企业家群英馆”,每年表彰功勋企业家和优秀民营企业,“服务企业家、礼遇企业家、捧红企业家”蔚然成风,成为广德最耀眼的流行色。

  但在流行色下,广德还有着一张最亮的底色——全国文明城市。

  向心力:文明创建凝聚发展合力

  首创首成。

  从2018年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到2020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广德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夺牌,并以全国第13名位次入选,位列安徽省第二名,赢得了外界一致赞叹:广德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来之不易的荣誉背后,印记着广德创城的深深足迹。

  “2017年12月,广德首次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时,创建条件比较薄弱,城市条件不突出、管理跟不上,在省内10个提名城市的创建水平中,仅排在第9位,等于是搭上了创城的末班车。”广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彭中华说。

  如何打开局面,成为摆在广德创城面前的一道难题。“最关键的是要搞清楚创城,因何而创?创城,为谁而创?”

  广德给出的答案是,“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在实干中创新制度,形成常态化体制机制,走出一条文明创建的广德路径。

  面对文明创建这项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广德坚持高位推进,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由“八组四委”分工负责,联点共建促使“点上开花”,网格共建消除服务盲区,路段长责任制实现有效串联,15000名党员干部累计搜集百姓意见1.5万多条、化解群众难题2万多个。

  特别是由各部门组成的“八组四委”,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通过建立周调度、日报告机制,对问题和点位逐一进行梳理和排查,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在创城的持续进程中,广德通过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带动党员干部绝大多数,动员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形成了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的创建格局。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例,这是一项需要群众参与,而且是群众受益的工作。“环境整治,全村累计出工2000多人次,一户都没落下。”桃州镇团山村郭志凯欣慰地说,起初没有动员大会,就是在群里吆喝了一嗓子,第一天38人,第二天50人,慢慢地人数越来越多,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13岁的学生,纷纷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中来。

  笄山远眺。 杨福生 摄

  “创建为了群众,更要依靠群众。市民主人翁意识的激发,带来的不仅是县域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民生短板的完善和补齐,”陈红英说,“更是城市精气神的转变,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加强。”

  放在全省县域来看,广德创城又有哪些样本价值?

  这条“广德路径”的背后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一是实现了文明创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并一直在提升;二是不拼投入,不比规模,拼的是精细化治理水平,比的是城市文明程度;三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广泛共识。

  “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就一定能够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陈红英说。

  这是广德县域治理的鲜明特征,也是广德的真正魅力所在。(姚成二)

 

[责任编辑: 周雨濛 ]
敬请关注“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集成阅读

  • 安徽黄山:秋日云海披霞光

    安徽黄山:秋日云海披霞光

  • 【图片故事】新警花的别样“长假”

    【图片故事】新警花的别样“长假”

  • 合肥迎来返程高峰

    合肥迎来返程高峰

  • 从贫困户到蔬菜种植能手

    从贫困户到蔬菜种植能手

  • 前进!前进!前进!人民军队国庆阅兵高能混剪

    前进!前进!前进!人民军队国庆阅兵高能混剪

  • 新华社重磅微纪录片《大国抉择》

    新华社重磅微纪录片《大国抉择》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41030